但是這條街上還有幾家小店的老闆,他們的店鋪規模不足以聘請一輛貨車去運貨,但是幾個老闆合起來,一起進貨,也是可以的。

楊志去拜訪他們的主要目的就是,讓他們知道自己開貨車了,以後要是想拼車可以找他。

甚至,他還可以自己去幫忙找有意向的人一起拼車,不用他們操心。

那些小老闆聽到了,當然是答應了,平時他們都是自己去找人,到處問誰家要進多少貨,又要算貨量,又要算運費,還得看別人進貨的時間。

有些人的東西暢銷一點,迴圈得快一點,就會進貨頻繁一點。

有些人得東西沒那麼容易賣,週轉得慢一點,可能就比較久都不會進一次貨。

但是因為拼一輛車不容易,有時候明明自己店鋪的東西都賣得七七八八了,也只能等其他人一起進貨的時候再進。

有些小店呢,明明庫存都還夠,但是知道如果這一次不拼車,下一次又不知道什麼時候,所以明明還有貨,也合著一起去進貨

(本章未完,請翻頁)

,運回來後,甚至連堆放的地方都不夠。

這些都還算小事,更重要的是,他們要到處找貨車,找司機。

這些司機開貨車的,都牛氣得不行,畢竟能夠買得起貨車的,都不是窮苦人,肯定有點脾氣,吃不了苦,又受不得指使。

其實這些,那些老闆也不介意,畢竟雙方只是僱傭關係,有什麼所謂呢?別人能夠幫他們安全把貨運回來,不就行了?

問題就是,因為每次都是好幾家店的貨物一起去進貨的,而他們又每次派一個代表去跟車,這個代表得必須十分清楚省城的各大批發市場。

因為他們的貨很雜,很細碎,很繁多,必須要跑好幾個市場才能湊齊。

那些司機就不幹了。

幫別人運貨,那都是把車停在一個地方,司機就可以離開,愛上哪上哪,等他回來的時候,車廂已經裝滿了。

但是幫這種拼車的老闆運貨,那是從早跑到晚,每一個市場都要跑一趟。

有時候一天下來才進了半車子的貨。

這些老闆又不會因為他們花的時間更長而多付錢,他們只認路程,反正就是到省城走一趟,就付那麼多錢,才不管你是花了兩天還是三天呢。

但是這些司機不是這麼樣想啊。

明明有些貨,一天能走一個來回。兩天兩個來回,掙兩趟錢。現在卻是兩三天才一個來回,只能掙一趟錢。

誰樂意?

久而久之,除非那些老闆願意花更多的運費,才有司機願意跑一趟。但是這些老闆之所以要拼車,就是因為他們生意不大店不大啊,所以他們對於運費也是精打細算的。不然也不會拼車了。

時間一長,司機都不願意接這種單,寧願空著車停在家門口,在家睡覺,都不接。

那些老闆也只能勉強加一點錢,才能找到一個司機願意跑。而且時間還得聽他的,他什麼時候有空就什麼時候運,月底有空月底去,月頭有時間,閒著沒事幹,又想掙點零花錢,就勉強接了單。

這兩年也就這樣對付著過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