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個老人,吃的鹽比他們吃過的飯還多,走過的橋比他們走的路還長。

老人又說道:“我長這個歲數了,光是大水,我就已經經歷過三回了。”他說完,沒等大家反應,就披著他的斗笠和草雨披冒著雨回去了。

他一邊走一邊說:“大家趕緊把這兩天曬好的稻穀搬到高處吧,晚的話,也就這兩天的事情,快的話,說不定今天晚上那水就漫到你床頭了。”

其他年輕小夥,本來還將信將疑的,聽到他這麼說,都不得不信了,連忙騎車的騎車,走路的走路,趕緊往家裡趕。

楊志也是緊張萬分,本來想先回去家裡跟大家說一聲的,不過路過祠堂的時候,想著已經順路了,就先拐進去看看。

不料卻看見家家戶戶都在這裡搬穀倉。

原來早就有人去看過水位了,一大早就來這裡搬稻穀了。

祠堂是老屋,層高起碼有七八上十米,大部分房間都有閣樓,不少人已經攀爬著那顫巍巍的木梯,一邊提著一袋子稻穀,一邊往閣樓上扔,下面的人還不斷地往上遞麻袋。

楊志找到自己家的那幾袋子稻穀,找到他們族的管事人,問明瞭堆放的閣樓,也是做好標記,就吭哧吭哧地爬著木梯提著穀子往上扔。

有些老人不夠力氣的,楊志也幫忙搬了。

等他搬完出來,發現天色居然如同黑夜一般,雷聲轟鳴、大雨滂沱,比早上還要更大了。

天色簡直是分不清是白天還是黑夜,雖然他看看錶,發現還不過中午。

他連忙跑去醫館旁邊的李惜的住處去找她,這種時候,一定不能留她一個人在這裡,無論如何,要把她叫去和楊群住,先熬過了這段大水時期再說,不管會不會發大水。

不料,他去到李惜住處門前,卻見大門緊閉,他趕緊拍門,叫道:“阿惜,阿惜!”

無人應聲。

他又跑到旁邊窗前往裡看,只見裡面是簡簡單單的陳設,卻一個人影都沒有。

糟糕,李惜在這裡又不認識什麼人,能去哪裡呢?難道已經被楊群接走了?

他連忙往家裡趕,那水已經漫過了他半個車輪子了。看情形,水勢不容樂觀。

還差幾百米到家的時候,他在水汽當中,看見一個人影向他走過來。

他抹了一把臉,叫道:“阿惜?阿惜?”

也真是的,怎麼可能是李惜從家裡這邊出來找他呢?

果然,他湊近了幾十米,才看清,原來是楊群。

她衝著楊志喊道:“哥!你看到惜姐了沒?”

“沒有啊!”楊志一聽就感覺不好了。

楊群接著說的話讓他的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你走了之後沒多久,媽看雨勢這麼大,說就算不發大水,這麼大的雷聲,一個女娃子也是害怕的。叫我無論如何都要把惜姐接過來住兩天,等水退了,再回去醫館那邊住。”

“然後呢?”楊志非常著急,恨不得楊群趕緊說完。

“然後我就去了。接來家裡沒多久,惜姐又說,她要回去拿東西,她說看這個雨,她怕水會把她的東西泡了。”

“哎唷,我的老天爺啊,”楊志嘆了口氣:“有什麼東西這麼寶貴,怕泡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