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正月裡,確實如同老楊媽說的那樣,一點都不忙,醫館也沒開門。

也是老楊媽說的那樣,李惜一個人住在醫館旁的房子,確實有點冷清,不過,她叫楊群跟李惜過去陪她住的時候,楊群高興得恨不得把整個房間都搬過去,在那長住。

每天這兩人不是這裡逛逛,就是那裡轉轉。李惜倒是想讓楊志快點準備好,然後去奇星山那裡去擺攤拍照。

楊群聽說了,說什麼都要一起去。

不過楊志說,他的老爺單車,只能載一個人,要是再載一個,這車子鐵定散架。

李惜只好答應楊群,等掙了前,第一時間就是給楊群買一輛單車。

楊群這才作罷。

不過,她的興致更多的還是在衣服上。

她把李惜給她的衣服都搬了過去,每天一有空,就和李惜討論衣服的顏色、款式、搭配。

楊群搬衣服過去的那天,楊志本來想著把李惜那天帶過來的所有行李都一起搬過去。

不過李惜在楊志辛辛苦苦把東西都挪到大門口的時候,才好像恍然大悟一樣,大手一揮說道:“這些東西都不要了,送給你們家吧。”

楊志吃了一驚,這麼多東西,怎麼說送就送呢?老楊媽也是很不好意思,一個勁地說不要。

李惜笑呵呵地說:“你開啟看看裡面到底是什麼?”

楊志這才一袋袋地開啟。

開啟之後,就連正準備出門下地幹活的老楊,也圍了過來。

大家一看,都感覺又是吃驚又是好笑。

吃驚的是,李惜竟然這麼遠,帶了這麼多東西來。好笑的是,這西鄉也沒有鬧饑荒吧?何至於這樣?

原來,袋子裡,有兩袋子滿滿的都是大米!

簡直夠老楊家吃兩個月了。

在聽李惜說了這都是李師孃堅持要她帶的,為了她不願意帶,在出門前還鬧了一場,老楊媽就一直說:“你媽媽真好,你媽媽真好。真是當媽的才明白當媽的心啊。”

老楊也難得地點評了一句:“這哪是怕西鄉鬧饑荒啊?這分明是怕阿惜的肚子鬧饑荒啊。”

李惜為了這句平實而又形象的話,笑彎了腰。

好不容易笑完,她才說道:“我也甭管哪裡鬧饑荒了,反正我是肯定餓不著的。再不濟,我就跟著老村醫吃唄,這大米就留給你們吧,而且平時我也是吃你們家的飯的。”

老楊媽聽了這話,才讓楊志把米到倒進米缸。

剩下的東西,有一些是李惜的衣服,倒是不多。還不及給楊群的三分之一。

還有一些書,是帶給楊志的。

楊志這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行李,又那麼重。

合著,這五六七八袋子的東西,只有半袋子是李惜自己的。

她還帶了一些補品過來給楊老太和老楊媽,說是她媽媽特意讓帶過來的。

其實,確實是她媽媽讓帶的,但是實際上,是讓她自己平時要記得吃。

可是李惜怕麻煩,她又不碰火又不下廚,要她特意拿著這些什麼花旗參來燉雞——先不說哪裡有雞——人家楊志家的雞,養了兩年了,就幾隻老母雞,專門養來下蛋的,還是為了給老楊媽和楊老太增加營養才特意養的。

養雞還得餵食呢,人都不夠吃,哪來每天的剩飯剩菜來餵雞?

所以啊,她要是把花旗參拿出來說要吃,她相信老楊媽一定會掙扎著把那兩隻雞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