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期間,李惜和李師孃是刻意地不提之前的事情,一家人好像李惜從沒離開過一樣,過年跟李惜小時候過的一模一樣。

就是媽媽有時候欲言又止。

終於,到了年初五那天,那在香城的親戚才回到省城,李師孃帶著李惜登門拜訪,謝了又謝,又給了個大紅包好好感謝別人千辛萬苦地幫忙搶購,最後才提著相機回來。

那位親戚,不停地強調那臺相機有多難搶,確實也是難產,在本國限量限購,在別國難道就不會限售嗎?

想都想得到啦。

“不過,即刻拍的相紙倒是容易買得到。其實啊,這相機並不貴,”那位親戚說道。

“這還不貴啊?”李惜咂舌。

都一千多塊了,李教授一年的薪水不吃不喝不花,也才只能買一臺呢。

李師孃是任何時候都不願意露出這種驚訝的神情的,雖然她心裡也覺得這臺相機貴,但是她默不作聲。

聽到李惜的話,那位親戚微微一笑,說道:

“是呀,你知道研發這臺相機人家企業花了多少心血,投入多少資金嗎?這臺相機的售價,僅僅是它的研發費用的九牛一毛。”

“乖乖,沒想到這一點呢。”

“其實我也是聽我兒子說的,我兒子就在這家相機企業的香城分公司工作。你知道香城是全國最發達的城市,很多國外的企業基本上都集中在那裡。”

每個人老了,都喜歡和別人說自己的兒女多有出息,這位親戚也不例外。

李惜去了鄉下一年,竟然也懂了一點這些人情世故,聽了老人的話,忙不迭地點頭說:“是是是,表哥真厲害,能夠在這麼出色的企業來工作。”

“那是,別說,這回之所以能買到這臺相機,也是多虧了我兒子。”

“那是怎麼說?”李惜現在是個非常合格的捧哏了。

“那肯定啦,要不是他告訴我哪家分店哪天限量出售幾臺,我能去排隊買到嗎?”

聽到一個老人說是親自排隊才買到的,李惜感覺自己簡直是罪大惡極,一個勁地道謝。

老人倒是大方地擺擺手,說道:“都是小事。你不知道,在香城,就算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也一樣要工作。活到老,做到老。哈哈。”

“對了,”李惜打斷他離題萬里的話,問道:“為什麼說這臺相機便宜呢?”

老人本身就喜歡嘮嗑,也沒覺得被打斷話有不舒服,反而興致勃勃地說:“你看啊,那相機,一般人買一臺也就夠了,誰會買十臺八臺的?而且又這麼貴,又不是一般人能買得起的,你說是不是?”

“對呀,對呀。”

“那相機賣了就賣了,本來就不掙錢,只要價格不虧本就行。甚至有時候節假日,賣個999元的價格,就虧本了。”

“虧本的生意也有人做?”

“那肯定沒人做啊。俗話說......”

“我知道,我知道,砍頭的生意有人做,虧本的買賣沒人做。”

“小孩兒懂的還挺多的哈。”

“那當然。”

老人也不嫌李惜話多,他正是要回來鄉下感受一下熱鬧的過年氣氛。

在香城,人人都是關起門來,就不認識對方了,就連他兒子,也是不跟他一起住,他自己一個人住在另一棟樓,兒子兒媳另外住在另一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