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高興嗎?”楊志笑著問。

“高興!”

“開心嗎?”

“開心!”

“想不想慶祝一下?”

“怎麼慶祝?”李惜一聽有得慶祝,眼睛都亮了。

“走,帶你去吃好吃的!”楊志豪爽地說。

原來,西鄉雖然貧瘠,但是東鄉、潭鎮、厲鄉、烏市、德城,那是遍地小吃。

李惜來了這麼久,都沒有去逛過這些地方,楊志想過了,趁週末什麼事情都沒有,就帶她周圍逛逛,一路逛一路吃。

小女孩嘛,都愛吃點零嘴。

其實楊志還有一個想法。

這拍照的事業,還可以再擴大一點。

西鄉才多大?總共一百多戶人家,隔壁東鄉都有兩百多戶。

整天呆在西鄉,不出一個月就已經拍完了。

他想到處轉轉,看看這拍照的營生能不能再擴大一點。

照片現在還是個稀罕物,但是再稀罕,也不可能天天拍,很多家庭拍個一張兩張,就夠看一輩子的了。

所以,只能去更遠一點的地方,看看其他鄉的人感不感興趣。

他把這個計劃給李惜一說,李惜就舉雙手雙腳贊成。她跳著說:“好呀,好呀,你看,又可以看風景,又可以拍照掙錢,多好呀。”

“不過,”楊志給她潑了一盆冷水,說道:“我們不能天天去。”

“為什麼呀?”

“你想啊,”

楊志知道她對這裡的地理位置、距離不熟悉,就給她詳細地說:

“去東鄉,距離最近,就過一條河就行。一個下午就能來回。而且東鄉的人比西鄉有錢,也願意花錢。就是兩個鄉有點水火不容,誰都不讓誰去對方鄉里做營生。”

“啊?還有這樣的事?大家互相交流不好嗎?比如西鄉有的,東鄉沒有,那拿去東鄉賣,不就剛剛好了?東鄉有的,西鄉沒有,就把東鄉的買過來,不好嗎?”

“我也不知道,好像以前就是這樣了。不過這兩年好像鬆動了一點。”

“為什麼?”

“可能是因為那群老古董都老了,現在的年輕人,他們又管不了吧?”

其實就是因為太窮了,十里八鄉的人,都被逼得使盡腦汁去做營生,哪還有那麼多規矩?能掙到錢就行了。

“厲鄉就更遠一點,不過,半天也勉強能來回一趟。那裡也可以去。”

“那我們趕緊去啊。”

“別急,我還沒說完,”楊志繼續說道:“接著就是潭鎮,潭鎮你肯定很熟。不過潭鎮已經有照相館了,而且現在是我的學生在看店,我也不好去搶生意。兩家一起做,到最後,就會價格越來越低,到最後,兩敗俱傷。”

“好吧。”李惜其實覺得根本沒關係啊,公平競爭嘛。潭鎮的照相館肯定不便宜,她覺得楊志要是願意去潭鎮走街串巷拍照,肯定能比在東鄉西鄉掙的錢多。

不過,楊志既然這樣說,又有一定的道理,她也就點頭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