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藥理(第2/2頁)
章節報錯
只聽這位學生念道:
草本中空,善於治風;葉梗生毛,止血之中。
葉裡藏漿,可以拔濃;方梗白花,寒性相同。
氣味芳香,行血止痛;氣味酸辣,殺治蛇蟲。
味苦清熱,炎症堪攻;味鹹軟堅,散結可用。
味甘能補,緩急調衝;淡參利溼,尿閉能通。
紅花圓梗,性屬溫通。
李教授聽他讀完,馬上說道:“同學們啊,這份筆記是個寶貝啊。大家拿紙筆來記下剛剛那段話,一定要把它記住了。過兩天我們上山的時候會用到的。”
有些學生早已經記下了。
等大家都記好之後,李教授又說:“今天呢,我就不講課了,我想請楊老師來給你們講講。來,我們歡迎楊老師。”
同學們都熱烈地鼓起掌來。聽完剛剛那段話,雖然有些地方他們還沒有完全聽懂,但是也已經對楊志佩服得不行。
除了眼鏡男。
他其實和其他同學一樣,也是很佩服寫出這份筆記的主人,但是一看是楊志寫的,心裡又不痛快。所以他扭扭捏捏地隨便拍了拍手,應付一下就算了。
楊志雖然看到了,但是完全毫不在乎。
他清了請嗓子,說道:“我有點受寵若驚,李教授說得太誇張了。”
“不,不,你不要太謙虛了。”李教授說道。
其他學生也說:“楊老師,你快給我們講講吧,剛剛那段話解釋解釋?”
楊志推脫不過,只好講解起來。他說道:
“這份筆記,其實只是我結合老村醫給我講的藥理,然後又把我平時在地裡、山上、以及各種地方見過的我記得的花花草草,都記錄下來。”
“一開始我只是覺得好玩,後來我發現有些地方是有規律的,我就試著寫下來,總結一下。”
“後來我又發現這花啊草啊,有一些長得很相近,但是一種有毒,一種沒毒。”
“想到小時候上山砍柴,經常有小夥伴隨便摘那些草、花、野果子來吃來玩,有時候吃了不能吃的東西,就肚子疼啊,或者是不舒服。”
“所以我聯想到這些草的藥性,我就覺得應該要寫下來,好區分。”
“後來我又發現,單單記下藥性和特徵是沒用的。別人看到這個筆記,還是不會分辨哪些有毒哪些沒毒。”
“所以我又在旁邊畫上幾筆簡筆畫,把那棵草藥的特徵標明。這樣別人一看這份筆記,就能夠一目瞭然了。”
他說完之後,不好意思地看看大家。只見李教授一聽完,就馬上帶著大家鼓起掌來。
他說:“同學們啊,這就是知識來自於生活;知識來源於實踐啊。”
“天天坐在課室裡、實驗室裡,是不夠的。要學真本事,還是得到生活中來,到實踐中去。”
“所以,這趟來西鄉,真是一點都沒來錯。”
他轉過來頭來對楊志說道:“楊老師,過兩天,我們再上一趟山,有了你這份筆記,我們可以節省很多時間,有的放矢地去找草藥。”
“李教授,你快別叫我楊老師,我哪受得起你這麼叫啊?”
“別謙虛,一日為師,終身為師。你今天教了我們這些知識,你就是我們的老師。”
說得楊志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而李惜,一直都沒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