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生晉太傅(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一清推薦王守仁朱厚煒並不意外……
嘉靖朝一開始的老臣當中,楊廷和丁憂不歸,陸完死諫不成致仕,去年死了,梁儲致仕如今重病纏身,只怕也沒幾個月可活,靳貴死了好幾年了,謝遷倒還活著,不過已是老邁不堪……
選來選去,合適的幾個人當中也只有王守仁和翟鑾兩人的資歷、人望能夠服眾……
什麼張璁、嚴嵩終究還差點意思……
不過王守仁已然成就三不朽,這一點是翟鑾沒法比的。
但是朱厚煒來自後世,對於王聖人還算了解,知道歷史上的陽明先生天不假年,只活了不到六十歲,如今王守仁已經五十四了……
“楊愛卿不但是議長,還管著財政部和稅司,愛卿若去,這兩處何人主政?”
楊一清脫口道:“臣推薦夏言為財政部部長,至於稅司,範和雖然資歷淺薄,可不但是儒學出身,也是新學佼佼者,可破格簡拔,若是陛下覺得範和還欠缺些火候,微臣推薦楊慎。”
朱厚煒淡笑,楊一清能回答的這麼迅速,可見早就考慮過這些,不過也確實,畢竟年紀大了,也的確該為自己走了以後出現的權力真空做好打算。
現在撇開議會不談,大明朝堂上最重要的職位有國防部、巡捕部、最高檢察院、最高法院、建設部、水利部、礦監部、禮樂部、教育部、外交部、人事部、民政部、財政部和稅司。
國防部部長原本是王守仁,不過王守仁這個國防部長沒當幾天就被替換成了嚴嵩,建設部和水利部一直都是由原先的工部尚書翟鑾兼任。
法院院長是張璁,巡捕部是靳貴,檢察院在陸完走了以後也由靳貴兼領部長一職,禮樂部和外交部在蔣冕致仕之後,禮樂部正印官是弘治十八年進士張繼孟,外交部部長則是弘治十八年狀元顧鼎臣。
人事部部長謝遷致仕之後,由正德元年探花郎劉龍繼任。
王守仁回京之後成為教育部部長,兼民政部部長,楊一清自然一直都是財政部和稅司主官,當真是位極人臣。
楊一清推薦王守仁無可厚非,王守仁也確實能擔起重任,可隨後推薦夏言和範和,卻沒有直接推薦楊慎……
楊慎可是正德六年的狀元郎,資歷比起夏言和範和兩人高多了,而且論才氣、名氣更是夏言與範和兩人所不能比的,另外,楊慎絕對是儒家最為正統的讀書人!
可惜這麼多年以來,楊慎依舊是燕大祭酒……
十多年了,從嘉靖二年到如今嘉靖十三年年底,這麼多年時間,楊慎就沒挪過窩,似乎被大明官場給徹底遺忘了。
如果說嚴嵩、範和升官是坐火箭,那麼楊慎就是蝸牛,而且還是病蝸牛……
很顯然,楊慎是受了楊廷和的連累,其父楊廷和本是內閣首輔,身為首輔之子,又是狀元郎,更是才名滿天下,楊慎於情於理都應該平步青雲才對。
然而其父丁憂不歸,幾乎葬送了兒子的仕途……
楊廷和為什麼丁憂不歸,朱厚煒心知肚明,滿朝的大臣也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