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蕭瑟,年復一年……

轉眼間已是嘉靖帝十二年秋……

自從嘉靖元年始,至嘉靖八年終,嘉靖帝改革了多少大政,如果不去一樣樣細細盤算,那是肯定數不清了……

數不清的政治、體制改革,將大明王朝改的面目全非,然而百姓不說豐衣足食,至少再也不用忍飢挨凍,民間稱頌聖天子在朝的聲浪早已經是鋪天蓋地,聞之入耳,已然麻木……

對於大明朝的官員而言,他們真的已經麻木,徹底的麻木,整個王朝在嘉靖帝的絕對意志下有條不紊的運轉,往年間民間還時不時會出現的盜匪流寇已然徹底絕跡……

嘉靖八年之後,皇帝就沒有再頒佈什麼大的改革措施,甚至於對於天下政務,也大多交給議會去解決,什麼票擬,什麼批紅,還有封駁,在嘉靖朝早已經是名亡實也亡……

然而要說沒有大的政治改革,大明就徹底在嘉靖帝狠狠折騰過之後就風平浪靜了,那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嘉靖八年,舒芬出使貴州,貴州三大土司率四十幾萬大軍出海繞道前往天竺,同年,王守仁收復哈密,同年,大明藩屬國之一的暹羅滅國。

嘉靖九年,王守仁率軍與土魯番在交河城爆發大戰,一戰滅敵加俘虜近四萬,俘虜叛明忠順王拜牙,土魯番汗王範速兒遠遁西方,同年,安南滅國,同年,安氏土司安貴榮在天竺西南與莫臥兒王朝大軍爆發大戰,在明軍協助下,擊潰莫臥兒王朝大軍,殺敵無算!

同年,大明改烏斯藏為西藏,成立宗教事務所,派遣數百流官,在西藏各地設州立縣,管理民政,併成立西藏軍區,駐軍兩萬!

同年,大明由京城通往草原錫林浩特城鐵路正式通車,無數商賈蜂蛹進入草原展開貿易往來。

嘉靖十年,緬甸勃固王朝覆滅,瀾滄王國(寮國)覆滅,東南諸國相繼滅亡,大明嘉靖皇帝身為宗主國皇帝極其憤怒,派遣大軍深入東南,追擊入侵敵軍,幾番大戰,寇賊出海逃亡,不知所蹤。

同年,因東南諸國王室滅亡,無繼承王位,恢復國統之人選,大明將東南劃分為交趾省、真臘省、東南省,三省設府治州,派遣流官治理民政,至此,東南疆域納入大明版圖。

嘉靖十一年,貴州各土司部族及剩餘軍隊被遷徙出貴州,大明派遣流官全面進入貴州設立各級官府!

同年,安貴榮於天竺東南部建國,定國號‘安’。

嘉靖十二年,楊相於天竺建國,定國號‘楊’。

同年,安王朝與登陸天竺的十字軍爆發數次大戰,最終在大明調解下,化干戈為玉帛。

同年,王守仁徹底剿滅土魯番殘部,生擒範速兒,尋回忠順王印,並於五月迴轉嘉峪關,新疆軍區成立,梁真任軍區指揮使!

同年,離開大明近四年的遠洋艦隊返回大明,帶回異族精壯五十萬,白銀萬萬兩!

四年間,大明遠洋艦隊將上千萬西歐百姓輸送去了美洲和澳洲,堪稱移民史上一大奇蹟。

朝政日益平穩,生活自然也會歸於平淡,如今朱厚煒除了在後宮之中眠花宿柳外,似乎已經沒了什麼追求……

“陛下,陛下!”張永告老,任大伴如今已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名副其實內廷宦官第一人,每日裡忙的破事比朱厚煒還多,自然不會如往年那樣時常待在皇帝身邊,時刻伺候著。

不過掌權這麼多年,任興終究還是沒走上王振和劉謹的老路,兢兢業業,不敢出一點紕漏。

御花園中帝后正在並肩散步,聽到任興大呼小叫的衝進御花園,不禁眉頭一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