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事務千頭萬緒,北方的韃子,南邊的倭寇,沒完沒了的改革,朱厚煒哪裡有精力去兼顧西面。

給了自己無知一個寬慰的理由,朱厚煒恢復了精神,看著楊一清,打算找回場子。

“回陛下,弘治十八年,拜牙襲忠順王王位,拜牙此人昏庸、殘暴,更是疑心病重,時常擔憂會有部屬謀害,於是吐魯番的滿速兒汗不斷對其進行遊說,於是拜牙在嘉靖元年背叛大明降了吐魯番。

隨後滿速兒派遣他吉丁佔據哈密城,嘉靖三年,楊廷和派遣馬驥前往哈密,要求滿速兒交出叛徒拜牙還有歸還忠順王王印,卻被滿速兒拒絕,不久後楊首輔回鄉丁憂,此事便無人再提及。”

“這便完了?”朱厚煒冷哼。

“滿速兒汗以哈密為跳板侵擾嘉峪關外,掠奪河西諸縣,但是也從未斷過朝貢,加上陛下大政不斷,朝廷上下應接不暇,故而也不甚關注西域,今日若非陛下提起,連老臣都把西域之事給忘了。”

“這是失地!”朱厚煒喝道:“忠順王未建國,雖有哈密國之說,但不管怎麼說,忠順王都是大明冊封的藩王,哈密乃至河西也都是大明的土地,現在你們跟朕說哈密沒了,忠順王都投降了吐魯番!真是天大的笑話!”

楊一清只得苦笑道:“此乃臣之失職,請陛下治罪。”

“哈密衛呢?”

“哈密衛原本只有三千衛所兵,一百多年下來,早已經……”

“如何!”

“西域苦寒,哈密衛實際上已是名存實亡……”

“漂亮。”朱厚煒徹底服了,西域變故這麼大,忠順王還是在嘉靖元年叛出的大明,而他竟然對此一無所知,大臣沒去管嘉峪關外大明百姓的死活,而他成立天眼,監控兩京十三省,同樣忽視了西域。

但是大臣翫忽職守,卻也是不爭的事實,甚至於原首輔楊廷和也難辭其咎,至於他自己……連封奏章都沒看到過,自然沒錯。

“算了,朕也不打算追究此事,現在西域如何,諸位愛卿可曾知曉。”

楊一清搖了搖頭道:“臣失職。”

“查清楚回報於朕!”

“臣遵旨!”

朱厚煒的怒氣消弭了些許道:“剛才楊愛卿也說了,吐魯番屢屢侵擾,掠奪河西諸縣,儘管仍在朝貢,以藩屬自居,但是此等藩屬和倭國何異!大伴!”

“奴婢在。”

“傳旨意給周寧,讓其整編天策軍新兵三萬,編三營人馬征討吐魯番!”

“陛下,可需安排官員督軍?”

“楊愛卿打算親自掛帥?”

楊一清苦笑道:“陛下若是覺得老臣此身可用,老臣自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楊愛卿如今可是當朝首輔!”朱厚煒哼了一聲道:“值此議會組建之際,這朝廷可離不開楊卿,滿朝上下,在朕看來能領兵征戰於外的文官除了楊愛卿便是王愛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