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著免費的人力不用偏偏要花銀子,這不是錢多的沒地方用,你銀子多分潤給些皇叔哇。

除了工錢和伙食,最大的大頭是建築材料。

建築材料包含的可就多了,什麼沙石、水泥、磚塊、木材、鐵筋等等。

別的也就算了,可鐵筋!

要知道大明的鐵產量可是低的可憐,產出的鐵大部分基本上都用在了軍事上面,只有少量用於民間。

可修建個船廠倒好,要用什麼鐵筋混凝土……

一開始朱祐杬還不知道鐵筋混凝土是個什麼玩意,後來他知道了,原來是將鐵筋一根根按照圖樣紮好,然後將用水泥、沙子、石子混合起來的玩意澆築到這個鐵筋上面。

如果說混凝土是人的血肉,那麼鐵筋就是人的骨頭!

光是這兩樣,耗費的材料就讓朱祐杬肉疼到滴血。

而且整個船廠規模極其龐大,按照預算,要想將整座船廠完全按照圖紙上設計的那樣完成,耗費的白銀至少一百萬兩。

甚至高達一百二十萬兩!

也就是說建天津衛船廠,朱祐杬能賺的銀子差不多也就三十萬兩。

多嗎?很多……

一項工程一年就能賺三十萬兩,絕對是大賺特賺,但是完全沒達到朱祐杬的心理預期,按照他的估算,他至少能謀利五十萬兩才對……

大明的國家基礎建設很少會有豆腐渣工程,因為基建要求極其嚴格,嚴格到燒製一塊磚頭,磚頭上面都要有工匠的名字,一旦出現問題,燒磚的工匠就有被斬首示眾的風險。

這等嚴格的制度要是放在後世……

當然宗室如果玩出了豆腐渣工程,那麼朱厚煒也不可能真把藩王給咔嚓了,但是藩王從此以後深失帝心,只怕是板上釘釘的事。

一旦失了帝心,不需要朱厚煒去說,宗室尤其是近支,自己心裡面都很清楚。

朱祐杬早已經無力吐槽,不過他也明白皇帝侄子的個性,更明白皇侄的用意,說白了就是給宗室一個機會,包括但不僅僅只是賺銀子的機會。

別看朱厚煒把宗室全部弄來了京城,這手段看似苛待宗族,可在朱祐杬看來,這裡面的水太深了。

這天下畢竟是大明的天下,是朱家的天下,皇帝終歸還是要偏向朱家子孫的,就算不偏遠支,他們這些近支也沒有不偏的道理。

比如在御書房時候,朱厚煒暢談的世界和未來,他們這些近支想要在未來把握住大勢,首先就不能惡了皇帝。

否則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而放在當下,近支藩王需要做好的事情就是辦好皇帝交代的事!

沒準皇帝就是想透過這些事來看清藩室的能力呢?

所以朱祐杬兢兢業業,就算面對不知所謂的六人組,也沒有表現出自己高高在上,頤指氣使的優越感。

因為他很清楚六人組是皇帝的話親信,絕對的心腹,惡了他們對自己而言根本沒有半點好處,就算鬧到皇帝哪裡,六人組也不會傷及分毫,最終反而會讓朱厚煒對他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