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出山了!

正德四年因為不滿劉謹專權,王鏊帶著滿腔的激憤回到了老家吳縣,從此開始研究學問,著書立說。

這是一位正直的老人,品潔高尚的老人!

劉謹伏誅,正德皇帝以及廷臣數次廷推召王鏊還朝,然而王鏊以年邁為由,堅決不肯。

要知道以王鏊的資歷,他若還朝,基本上內閣首輔或者吏部天官這兩個位置必然有一個屬於他,然而王鏊似乎已經真的無心仕途,或者說早已經對吏治感到失望,所以選擇離開朝堂這個是非之地。

朱厚煒登基後,以討論王鏊所著《震澤紀聞》為由,打算先把老頭誆到京城再說,誰知王鏊不為所動,一副你雖然是皇帝,但是學問太差,不夠資格討論他文集的架勢,堅決不肯入京。

丟了面子的朱厚煒徑直將王鏊給扔到了九霄雲外,要知道他之所以召王鏊還朝,其根本原因還是來自於大臣們的懇求,並非是覺得朝政沒了你王鏊就不轉了,也算是給朝臣們一個面子,誰知道自己竟然被削了面子……

朱厚煒做夢都沒有想到王鏊會回到京城,而且是以近七十的高齡,不遠千里從吳縣拖著老邁的身體回來。

關鍵是他為什麼回來,御書房內王鏊拜見了皇帝,卻沒有說明來意,只是最簡單的例行公事,對於嘉靖這位讓大明翻天覆地的皇帝,王鏊並沒有表現出絲毫敬畏。

無欲則剛!

很顯然,王鏊不是回來當官的,垂暮之年,陽壽都不知道還剩下幾年了,還遠離故土跑回來當官?

這樣十足被權勢燻心的官迷,幾年前也不至於會堅決不搭理朱厚煒了。

很快,朱厚煒知道了王鏊回京的用意!

他不是為了朱厚煒而回,他為的是朱載坖!

吏部尚書、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少傅……一個個光輝燦爛的履歷,再加上潛心著述十年,王鏊絕對擔的上當世大儒這四個字評價。

很顯然,這是外朝的盤算,而王鏊也是內閣想方設法給請回來,準備對朱載坖下手的大儒!

按照王鏊的資歷,讓他成為太子太傅,也就是帝師肯定是綽綽有餘,而朱載坖僅僅只是皇長子,在法理上暫時還沒有成為太子的資格,所以教導一名尋常的皇子,很顯然不可能請得動王鏊的大駕。

但是嘉靖朝不一樣,和歷朝歷代都不一樣,現在不管是百姓還是官員都非常清晰的能感受到嘉靖皇帝的野心。

嘉靖帝不但是要憑藉一己之力來改變大明,他還要在嘉靖朝時期開拓一片遼闊的疆域,完成所謂的殖民偉業!

當然這些和老白姓關係不是太大,可是和官員關係就大了。

因為官員知道嘉靖帝不是單純的開疆拓土,去為大明打疆域,事實上疆域太遼闊,以當前帝國的控制力也肯定做不到有效統治,所謂的天高皇帝遠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嘉靖帝另闢蹊徑,要建立兄弟之國,以龐大的移民數量來分化大明的人口壓力,再對殖民地進行文化同化,派遣大量的讀書人去治政,數管其下的手段一一施出來,最重要的問題就被凸顯而出。

這個問題就是統治,正德皇帝朱厚照率十萬大軍征伐歐洲給了滿朝上下啟發,名義上是正德皇帝禪位給嘉靖,現在嘉靖帝還正德一片不亞於大明的疆域。

可實際上也是讓朱厚照在海外建立一個全新的政權,這就是守望相助的兄弟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