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早點死(第1/2頁)
章節報錯
御花園內,朱厚煒的臉黑的跟鍋底一樣……
和幾位閣老聊了一會政務之後,蔣冕突然間提出要修建陵寢……
而且還不是一座,而是兩座!
古代帝王一登基就修陵的不在少數,事死如事生嘛,不奇怪,可朱厚煒總是感覺這票人巴不得他早些搬到陵裡面去,俗稱,早點死……
蔣冕本是禮部尚書,如今禮部雖然沒了,但是相關機構還在,蔣冕任職禮樂部,依舊主管祭祀等事務。
修陵本身就是他權責內的事,大明就算再窮,財政再如何吃緊的時候,戶部也不會在為帝王修陵的事上面和禮部為難,咋滴,戶部連修陵的事都要嘰嘰哇哇,那簡直就是大逆不道。
蔣冕提出修陵,確實讓朱厚煒感覺外朝想他早死,但也不好反駁,畢竟這是外朝的‘好意’……
至於為何要修兩座,外朝也引起過爭議,給嘉靖帝修陵本身就是無可厚非的事,可給戰王朱厚照也修?
確實,戰王以前確實是皇帝,但是現在已經禪位,而且經過嘉靖帝的冊封成了戰王,為其修陵是否有必要?
最後外朝爭議出的結果就是修兩座,一來朱厚照確實是大明的第十位帝王,這是無論如何都改變不了的事實,而且朱厚照還是嘉靖帝的親哥哥,不給其修陵,嘉靖帝能答應?
說實話,現在外朝委實是怕了嘉靖帝,那是一點點的毛病都不想被其挑出來,然後無限放大,再回過頭來找外朝的麻煩。
第二個重要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戶部現在不差錢!
修一座帝陵要花多少銀子?少點的幾十萬兩,多些也就百萬來兩,豪奢一點三四百萬兩也就頂天了,這點小錢,戶部給的起!
正如外朝料想的那樣,如果只是給他自己修陵,朱厚煒一定會嗤之以鼻,然後找一堆的理由來打消外朝荒誕的想法,可外朝要給朱厚照修陵,他不能拒絕!
朱厚煒的身體裡面是現代人的靈魂,其實並沒有多注重死了以後的事,對於他而言,隨便修座墓意思意思都不是不能接受,畢竟兩腿一蹬,誰他麼能管到身後事。
就算人死之後有另外一個世界,那日子也是在另外一個世界過,和陵墓有什麼關係,難不成陽世的財富和陰間的財富還能共通?
而且帝王墓越是奢華,就越容易遭受盜墓賊的光顧,除非帝陵修的跟始皇陵或者乾陵一樣,否則怎麼可能擋得住破壞性挖掘。
當然,只要大明萬世長存,那麼皇陵自然無虞。
後世的時候朱厚煒去過明十三陵,也去過被考古發掘的萬曆陵地宮,知道嘉靖帝陵裡面滲水,那麼可能隨葬的《永樂大典》正本估計多半難以倖免。
也知道十三陵當中最簡陋的也是正德皇帝的明康陵。
明康陵規格小,相對簡陋的原因就是因為朱厚照活著的時候沒有修陵,估計這傢伙自己也沒想過自己會掛的那麼快,而且大明的財政也確實吃緊,所以沒修。
而因為他死後無嗣才得到皇位的嘉靖帝朱厚熜對自己堂兄苛刻的很,僅僅用了十四個月就修好了康陵,把自己的堂兄葬了進去……
“朕與王兄春秋鼎盛,如今連三十歲都沒到,真有必要此時修陵?”
朱厚煒問了一句廢話,要是外朝覺得沒必要還會提出來?
“古來聖賢、蓋代帝王最終都難免塵歸塵,土歸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