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五大營(第1/2頁)
章節報錯
十萬兵馬的神策軍,虎賁營佔據一成五,但虎賁營的兵並非最少,最少的是驍騎營和血戰營!
驍騎營的前身就是三大營的三千營,一個大部分由外番人組成的純騎兵部隊,編制三千。
神策軍成立之後,驍騎營在三千營的基礎上擴充了一倍,編制達到了六千,大明並不缺戰馬,只不過絕大部分的戰馬都在九邊,京城防禦圈以城戰為主,戰馬的用武之地並不是太大。
但是想要從戰略防禦轉變成戰略進攻,快速機動能力不可或缺,所以朱厚煒從九邊調集三千戰馬歸於神策軍,目的就是為了擴編騎兵力量,從而完成未來作戰方式的改變。
血戰營!
大明正德皇帝朱厚照,化名朱壽親領的非主力序列作戰營,想要入血戰營,必須滿足武藝精湛這一基本條件。
簡單點來說,血戰營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執行最殘酷、最危險、最難以完成的作戰任務,包括但不僅限於正面交鋒、敵後突襲、潛伏刺探等等作戰任務。
理論上來說血戰營有些類似於後世的特種作戰部隊。
放眼全軍能滿足血戰營入營條件的很少很少,最後還是放寬了一點條件,才讓血戰營擁有三千編制……
前鋒營,編制五萬!
佔據全軍編制一半的前鋒營也是最傳統的作戰營,營內戰兵以長槍、弓箭手為主,以步兵方陣突進為主要作戰方式,承擔拒敵、奪城、破陣等傷亡最大的作戰任務。
最後便是神機營也叫火器營,不過現在的神機營和以前三大營當中的神機營有著本質的區別。
在火器還沒有大規模普及,熱武沒有成為主流戰場形態的大明,火器的弊端簡直多如牛毛,什麼遇水歇菜,頻繁炸膛簡直最是常見不過。
所以原先的神機營一直都是邊緣兵種,簡單承擔一些輔助作戰任務,主要運用在城池防禦戰當中,可大明三百年天下,有幾次是敵軍能殺到北京城下的?
因而神機營內的兵幾乎就是老弱病殘的代名詞……
整編結束後,老的神機營大兵被裁撤掉了七成以上,如今的神機營是以永王衛為根,老神機營留下來的為主幹,再配備大量新招募而來的新兵為枝葉的全新神機營。
可以說如今的神策軍的神機營已然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作為一名現代人,朱厚煒太瞭解火器對於戰場決勝的重要性了,不要說後世火器已然發展到巔峰時期的什麼主戰坦克、洲際導彈、核彈,就是民國時期一直擁有不俗戰鬥力的軍隊如果放在幾百年前的大明,對陣世界上的任何一支強軍,其結果也必然是碾壓!
十七年!
整整十七年的時間,在朱厚煒還只能滿地跑的時候就一直在思索如何發展火器,在他還只有四五歲的時候就根據自己的記憶和有限的火器知識,構畫了數百張圖紙!
等到他七八歲的時候,就已經在宮外找了十幾名匠人,用滴水石穿的精神開始按照他的思路和圖紙,日復一日的去製造去改良!
功夫不負有心人,機會總是會留給有準備的人,如果說在京城,他還只是用理論去實踐,那麼到了湖州之後,就是用實踐去驗證理論,湖州七年,火器匠作也終於迎來了突飛猛進的大發展!
燧發槍、黃火藥、顆粒火藥、後膛槍、底火、米尼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