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二章 嘉獎(第1/2頁)
章節報錯
會推推的是中高階官員,擁有決定權的是皇帝,除此之外便是頂級官員,也就是內閣。
內閣閣員也可以透過會推,然後讓皇帝決定官員是否入閣,但是對於內閣成員,就算皇帝再懶,基本上也是親力親為。
沒辦法,內閣的人事任命太重要,作為皇帝的秘書,手握封駁大權,還是和皇帝打交道最多的官員,皇帝豈能不慎之又慎。
放一些比茅坑裡的石頭更臭更硬,喜歡沒事抬槓還是老頑固的傢伙進內閣,皇帝還過不過了?
人事任命除了任命以外自然包括奪職,也就是皇帝擁有隨時隨地讓任何官員滾蛋的權力。
但是很顯然,這也只是說說罷了,同樣對於三品以下的官員罷免,皇帝壓根沒興趣管,這也是廢話,皇帝都未必認識你,他咋知道你是好的壞的,是能臣還是奸臣。
中低階官員罷免之權同樣在吏部,京察、評優這些都是決定一位官員升遷、降職乃至罷免的利器。
但是到了侍郎這一級別,皇帝就不是隨隨便便說一句你給我滾,官員就得灰溜溜滾回老家了。
想要罷免三品以上官員,尤其是尚書、閣老這一級別的頂級官員,想要罷免他們,那得有充足的理由!
這個理由必須得讓滿朝上下信服!
頂級官員就算是自己遞交辭呈,比如說自己年邁不堪,什麼乞骸骨,什麼臣有過請求歸鄉等等,皇帝還得挽留,而且還不是一次兩次挽留,三次是基本,十次八次很常見,畢竟都是面子問題,皇帝也是要臉的。
如崇禎那樣,當政十幾年換了幾十個首輔的極品皇帝,別說大明,縱觀古今,你也別想找到第二個。
現在朱厚煒想要罷免南京戶部尚書諸明,自然是因為他在興學之事上對王守仁造成掣肘。
可是使用者部的稅銀興學本身就是朱厚煒的旨意,如此一來,諸明完全可以說是抗旨。
當然,抗旨這玩意在大明並不新鮮,比如內閣的封駁實際上就是光明正大的抗旨。
而且諸明抗旨也不是沒有藉口,所以想用這個理由讓諸明滾蛋根本不現實,讓朱厚煒不爽的根本原因是這傢伙阻擾興學!
對於朱厚煒而言,興學開啟民智,乃是百年大計,是大明能否真正崛起的關鍵,任何阻擾新學興起的官員都是他不共戴天的仇敵!
你諸明既然要做茅坑裡的石頭,那他自然要把你一腳踢開。
但是南京戶部尚書也是正二品高官,想要諸明滾蛋哪有那麼簡單,諸明犯了什麼錯?皇帝憑什麼將其革職?
朱厚煒很清楚,他要是下旨給內閣,必定會被封駁,讓吏部去辦,估計吏部天官會當他的旨意是空氣……
也就是說走正常途徑去辦這事肯定辦不成,那就讓內廷去辦,讓太監去告訴諸明,現在皇帝看你很不爽,你該收拾鋪蓋請辭回老家了。
你上封摺子來,然後咱們再玩個三請三辭,君臣惺惺相惜的橋段出來給官場看看,這樣大家的面子都能好看些。
甚至你掛了以後,還能獲贈一個太傅、太保什麼的榮銜,最後再來個褒諡。
當然,你要是非賴著不肯走,那就是不給皇帝面子,那麼除非你為官一生當真是清廉如水,還沒落下過什麼過失,那算你狠。
可要是不是那麼回事,那不好意思,別怪皇帝沒提醒你,沒準下一個身敗名裂的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