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歷史的軌跡沒有因為朱厚煒的到來而出現變化的話,那麼豐城侯一族當真是與大明同休,一直到崇禎十七年,第九代豐城侯李開先死於亂賊之手,豐城侯一族才算退出了歷史舞臺。

但是現在變了!

如今豐城侯府內已是劍拔弩張,數百名荷槍實彈的天策軍戰士用冰冷的眼神盯著侯府兩三百名手持利刃的家丁,只要嚴嵩一聲令下,這些火槍兵就會毫不猶豫的直接開火。

這是天子的命令,理論上來說,只要嚴嵩不造反,那麼他們這三百配給嚴嵩的天策軍戰士就會對嚴嵩唯命是從,至於後果,壓根就不是當兵的該去考慮的問題。

但是嚴嵩不能不考慮後果!

嚴嵩作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明第一奸臣,處事手段足夠圓滑,政治鬥爭更是玩的爐火純青,但是這些沒用!

因為嚴嵩敏銳的發現,天子對他的觀感似乎並不太好,而且是應該刻意將他往孤臣這條路上逼!

皇帝的意志高於一切,天子讓你當孤臣,你如果還想在政途上有所作為,那就別無選擇,沒有選擇就只能在孤臣這條路上一條道走到黑!

在大明除了至高無上的皇權外,還有兩大勢力,一個是文官勢力,一個是勳貴勢力!

嚴嵩很清楚,天子讓他來整治天下礦藏,那麼他就必然會得罪無數的勳貴和豪族!

勳貴代表的是功勳集體,他們的利益是一體的,就算不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也差不了多少。

而豪族的背後站著的就是勢力更加龐大的文官整體!

可以說當嚴嵩離開御書房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沒了退路。

但是沒有退路和走上絕路是完全兩個概念!

處置不好礦藏的事或者說沒有達到皇帝的預期,那就是他嚴嵩能力不行,對於雄心勃勃,想要勵精圖治的嘉靖皇帝而言,能力不行就是不堪重用,那麼他嚴嵩需要面對的只有兩個結局。

一是下野,二是雪藏。

不論是哪個,都是嚴嵩承受不起的代價!

動豐城侯就等於是捅了勳貴這個馬蜂窩,從此以後嚴嵩將會徹底被勳貴這個群體仇視,可以想象,屆時來自勳貴集體的明槍暗箭必然是多不勝數,他嚴嵩除了緊緊抱住天子的大腿,否則遲早有一天會死於非命。

但是嚴嵩沒有選擇,因為這是被豐城侯逼的,但料理了豐城侯也不是沒有好處,最大的好處就是能讓全天下佔著礦山不納稅的勳貴還有豪族看看,他嚴嵩為了礦藏,不惜與天下勳貴為敵!

不錯,之所以和豐城侯對上,關鍵的癥結就是礦藏!

豐城侯府位於江西德興,而在德興境內有一座巨大的銅礦!

這座銅礦每年出產的銅礦石高達大幾千萬斤,經過提煉之後,每年能得到多少純銅?

簡直堪稱恐怖,因為銅礦,豐城侯府鐘鳴鼎食,富的流膿趟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