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府衙已經空了……

嘉靖元年席捲鹽政的雷霆風暴,很顯然揚州官場和商道成了重災區。

不過這也不難理解,揚州一直都是大鹽商聚集之地,官商勾結簡直普遍的和吃飯喝水一樣正常。

都不需要嚴查,隨便擰一個胥吏出來,渾身上下就不可能有一處乾淨的地方。

於是揚州知府系衙門被一網打盡,知府、同知、通判被押送入京,其餘的屬吏要麼被下獄要麼被革職。

朝廷懲治貪汙也有尷尬之處,明知道官場貪汙成風,如果真下狠手,天底下九成五以上的官員都得完蛋,可這個天下總還得有人去治理,那怎麼辦?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所以這次鹽政風暴的颶風雖然刮的猛烈,可也就放倒了五百多名有重大貪汙劣跡的官員,真要除惡務盡,那江南官場估計都得處於無政府狀態。

如今坐在府衙正位上的是吏部右侍郎裴思。

裴思原本是浙江布政使,任期滿了以後調回京城,成了工部左侍郎,朱厚煒監國之後,吏部右侍郎出缺,經廷推,朱厚煒在報上來的三個人當中圈了裴思。

從工部左侍郎成為吏部右侍郎,看似是降了半級,可實際上誰都不會這麼認為。

吏部和工部同為六部之一,可吏部掌管天下官員任免升遷降職,吏部尚書被稱為天官,都不允許入閣,可見吏部權勢之大。

禮部是名義上的六部之首,可真正的六部之首是吏部。

裴思成為吏部右侍郎,實際上如果再調任其它部門,基本上就是尚書正印,甚至已經具備的卸任吏部官職入閣的機會。

朱厚煒繼位,裴思家的老姑娘突然間成了淑妃,當時可以說震撼了所有朝臣,誰都沒想到裴思這個老陰貨竟然和天子還有這麼一層關係,這是啥?

這就是官場上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吶。

裴思坐在揚州知府的位子上,可不是說他以侍郎之尊來行駛知府之權的,說實話他比誰都鬱悶。

他身為吏部侍郎,擁有直接任命五品下官員的權力,這是體制的漏洞,最後無非就是在吏部文選司走一個流程罷了。

裴思這次南下也確實是來任命官員的,而在此之前,裴思對南下幹什麼還他麼懵懵懂懂,天子只是讓他掛了個巡察的名頭走訪江南官場,整肅官場風氣,另外帶了上百份任命文書……

直到錢寧動手,數百官員被革職被鎖拿,裴思才知道他之所以帶上百任命文書是來幹啥的。

知道的那一刻,他覺得自己被女婿給坑了……

但是坑了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在大明想要當官,最簡單的辦法也是最難的方式就是科舉成為三榜進士,這條道最難走,可只要能踏上去,以後也肯定會走的很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