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紅樓夢中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走,去大劇院。”
馬車低調的駛出王府,直奔太湖邊上的王府大劇院。
說實話,到目前為止,整個湖州的人還不太確定這大劇院到底是個什麼所在,於是猜什麼的都有。
其中永王想要在湖州開一家最大的青樓,這種說法起碼佔據六七成市場。
另外一種比較有市場的說法則是酒樓,不過永王府已經有了日進斗金的王府酒樓,就算開分號,似乎也沒有必要繼續開在湖州吧。
在如今的大明,整個天下除了朱厚照和張太后以外,最尊貴的就是永王,所以朱厚煒不管幹什麼,只要是沒謀反,那麼他就算把百姓逼反了都不會有大事,至少在正德朝不會。
這是朱厚煒的底氣,更何況他沒怎麼折騰,就連圈下大劇院這塊地,都給足了百姓補償,當王爺能當的這麼仁義,官府能說什麼?至於百姓只有感恩戴德。
在如今這個時代,建築結構絕大多數還是以木製為主,除了官衙和大戶人家以外,很少會有磚石結構的大型建築。
但有一個例外!城牆!
古代磚石結構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脆弱,相反在很多地方運用的磚石結構建築其強度都不低於現代混凝土。
之所以沒有廣泛運用,只是因為成本太高罷了。
混凝土的出現則是將這個成本降到了冰點,而且石灰混凝土這些其實根本沒有太大的技術含量,朱厚煒提供思路,找瓦石匠多嘗試一段時間,自然而然就能研製出來。
還是那句話,朱厚煒身為親王,他不可能事必躬親,任何事都要親力親為去盯著,他只需要提供自己所知道的所有思路,然後交給人去做,最後只看結果,完不成就是無能,完成了就是有功!
大劇院的主體結構就是磚混結構,框架還植入了大量的鋼筋,要知道在這個年頭,因為鍊鐵能力低到令人髮指,所以鐵一直都是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也一直都是草原民族最缺乏的資源,一口鐵鍋換一頭牛還真不是笑談。
明代晉商之所以為後世所詬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將包含鐵銅一類的戰略資源輸送到了草原,其中還不乏大量的武器成品,而這些物資武裝了草原部落,使得草原在基本一統之後擁有了襲擊中原的本錢。
晉商只要有利就無所不賣,在草原遭遇百年一遇的天災之時,更是輸送了無數的糧食來謀取暴利,一舉讓草原度過了最大的危機,可以說明朝的滅亡,晉商多多少少也要負一部分責任,否則滿清立國之後為什麼要封不少晉商為皇商?
因此,晉商已然被朱厚煒記在了小黑本上,一旦他上位,晉商將會成為他的重點打擊目標之一!
大劇院分為演出區和生活區,演出區類似於後世的露天電影院,在如今這個沒有電力,光線不夠充足的時候,想搞全封閉式完全不現實,朱厚煒也只能退而求其次。
至於生活區自然也就是演員居住區,如今在這個區域內差不多生活了百來人,有園丁、廚子、雜工、僕役和丫鬟,完全都是女性組成。
很顯然大劇院的生活區對於外界而言就是禁地,當然這裡是永王的地盤,也沒誰那麼不開眼敢往裡面亂闖,否則被捉住閹了都是活該。
朱厚煒沒有去生活區,而是直接到了大舞臺,大舞臺位於大劇院的中心位置,在其四周則是階梯式的觀演區,在大舞臺的四周有帳幕,下方還有一條暗道,演員輪換的時候便是透過這個暗道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