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後,李世民、魏徵二人才冷靜下來,魏徵迫不及待地問道:“此言你從何聽來的?”

只是他的聲音中,還帶著一點震顫。

“是學生心中之疑惑!在學生認知中,孔老夫子不該是那樣的人!”李祐一臉謙遜地笑容,乖巧地作揖回答。

他質問道:“敢問先生,此句究竟應該何解?”

“這……”

魏徵呻吟了片刻,與李世民對了一下眼神,有些慚愧地回答,“為師亦暫不知當以何解,待為師有了答案,再為你解答。”

自漢董仲舒之後,歷朝歷代以儒術治理天下,《論語》作為儒家最高學問,其實解釋可不僅僅是學問之事,還關乎這朝廷對天下的態度。

所以,魏徵自然不會擅自做主了!

“好!那學生期待下次節課,先生的答案。”李祐很善解人意,沒有繼續追問。

魏徵嘴唇動了動,本想拒絕,此事豈是一時半會能有答案的!

不過,當他看到李祐那充滿求知慾的眼神,想著自己已經拒絕過一次了,最終還是沒發出聲來,點頭答應下來,“好!”

“不過,此事暫且不可隨便亂說,”

李祐心中笑了起來,“看你,沒有答案,還怎麼好意思來給我上課!就算你臉皮厚,來了,我就每天問一遍,看你如何面對。”

奸計得逞,他自然是萬事好商量,抱拳答應道:“學生知道了。”

“你先退下吧。”

李世民打手一揮,下令道。

等李祐行禮退出大殿,李世民和魏徵對視一眼,臉色慎重起來,問:“玄成認為,二者哪個才是正解?”

“臣不敢妄言!但,燕王所說沒錯,孔夫子一向推崇有教無類,並非完全言之無物。”

若非如此,也會帶了此等的震撼,所以魏徵此事腦子很亂。

“不若,你我去政事堂,與眾卿討論一下。”

李世民提議道,足以見他對此事的重視,魏徵自然不無不可。

政事堂。

當諸公初聞李祐之解,個個目瞪口呆,蕭瑀陷入沉思之中,嘴上不停喃喃,“此句竟可作此解!竟可作此解……”

“究竟是何人?敢說此等離經叛道之言!”

如王珪一些上了年紀的,屬於頑固派,根本不接受此解,怒氣衝衝地罵道。

魏徵並未隱瞞,坦然到處經過,“乃燕王殿下請教之問,老夫一時啞口無言,故回來想看看,諸位有何見解。”

“什麼!此解出自燕王!”

一旁出神的蕭瑀,聞言立馬驚叫出來。

在場之人,和他差不多表情,有人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這實在太難以置信了!

是,他們承認李祐有才,但多是在商賈之道或務實的事務上,沒想到不學無術的他,學問上竟亦有此等獨到的見解!

“諸位愛卿以為該取何解!”李世民坐在一旁問。

王珪站出來說:“自當是燕王錯了!難不成乃以往先賢錯了不成?”

“可孔夫子提倡有教無類,難道是孔夫子言行不一?”

一時間,政事堂內爭吵不休,此事始終沒有一個結果。

而李祐這個罪魁禍首,可不管他們吵成一鍋粥,他已快馬加鞭趕回別院,還急著試驗發動機呢,這可是跨越時代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