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度假山莊起航中 第120章 小武被人下藥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金陵城的人對蘆花巷的感官很是複雜,由於那邊的地理位置優異,人流量很高,是難得做生意和購物的寶地,裡頭甚至還有好幾家名不見經傳的製衣、製鞋、制扇等等的百年老字號。與此同時,蘆花巷的戲臺子、勾欄院、大賭·坊也極富盛名,僅次於名聲在外的秦淮一代。
在小賴子的帶領下,羅煒和全三以及全三手下兩個年齡稍大的男孩子一道去了擄走小武的那個宅院。隨著距離越來越近,全三的整個眉頭都皺了起來,指著斜對過的那道大門:“你確認是這家?”
小賴子拼命點頭,全三和另外兩個手下無奈對視,又看了看羅煒,有些欲言又止:“這就是那個正韜公子的家。”
羅煒聞言火往上竄,原以為捱了一頓打又賠了銀子,這貨即便狗改不了吃那啥,總不能越加放肆,沒想到啊沒想到,死纏爛打行不通之後,直接就強搶民男了。
全三見羅煒露胳膊挽袖子作勢就想踹門,趕緊安撫:“不能硬來,這個正韜公子雖然家世不顯卻是個有來頭的。聽說他家那個忠僕馮喜老爺子曾經和一個姓馮的老乞丐聯過宗,還給過一飯之恩,老乞丐後來從軍救過先皇一命,其子據說如今官拜神武將軍。”
沒有細細讀過紅樓的人可能會忽略神武將軍這個官職,但是這家有一個出場不多,卻在很多節點上起到不小作用的關鍵人物,那就是神武將軍馮唐之子馮紫英。名為世交,實際秦可卿因為和公公賈珍不倫糾結抑鬱乃至病魔纏身時有他,賈寶玉因為和琪官結交使得整個賈家開罪忠順親王有他的手筆,賈元春死了,賈家徹底失去依仗敗落了,登門湊熱鬧的還有他。
後人對馮紫英這貨的研究並不少,說什麼的都有,對他老子馮唐,甚至連名字都沒有的那個祖父毛都沒提一根。羅煒對這些或好或壞的評論不予置評,但鑑於馮紫英對待世交的態度和立場,再想想所謂的“一飯之恩”與當年的忠僕馮喜依舊做著忠僕的位置不動搖,連應天府尹對正韜公子都是說打就打說罰就罰,全不在意的樣子,也就可見一斑了。
不過全三考慮行動需要揹著點人還是有必要的,癩蛤蟆不咬人也很噁心人的。都是在金陵一畝三分地上混的,全三對王大奎的一些行為習慣還是有一定了解的,找準了正韜家後院外的一處牆根底下,隔著一扇窗,學著野貓開始歇斯底里的叫喚。
連叫三聲,也就是叫人趕緊出來的意思,就聽見裡頭正韜不耐煩的聲音:“王大奎你丫的,還有什麼事?”
全三也不搭茬,只是更加急促的叫喚。就聽裡頭“啪”一聲摔東西的聲音,那扇窗戶被支稜起一點點:“奶奶腿的,王大奎,你存心敗勞資興致是吧!”
這回,全三放輕了壓低了氣音,讓人聽不太真切:“有大事,趕緊出來!”
裡頭傳來嘻嘻索索穿衣服的動靜,然後是正韜出門,緊接著前院有個老邁的聲音:“爺這麼晚了要去哪兒?”
正韜公子邊疾步朝外走,邊不走心的回了一句:“撒尿。”
然後就是老邁聲音長長的嘆息聲。
隨著前頭正門“咯吱”一聲開啟,正韜罵罵咧咧的聲音逐漸靠近,羅煒藉著後院牆根旁邊的大樹翻了進去,還沒摸進正屋,就聽見外頭的悶哼聲,以及拳打腳踢的揍人聲。
外頭的全三他們已經用麻袋把人套上開揍了,羅煒這邊的行動也不能拖了後腿,他才進門就瞧見了被大字型捆在榻上的小武。他這會兒的狀態很不好,一副嗑了藥的迷離姿態,雙眼迷濛,口中“嗯嗯啊啊”的不知道在唸叨什麼,身上被扒的幾乎不剩什麼,膚色堪比熟了的螃蟹。
特麼,正韜這個癟犢子居然對小武用了藥。
羅煒火冒三丈,但首要還是救人,他把小武搶救下來。沒想到這一鬆開,他幾乎整個人癱軟的朝羅煒撲來,手腳來回不老實的撲騰。無奈之下,只能取根繩子再把人束縛住。
這種情況想帶著人翻牆幾乎就不可能了,急智之下,輪起椅子“卡”一聲把只能從下方支起45度的木窗砸開。大約是前院的僕婦已經知道自家主子今晚會幹些什麼,因此裡頭再大的動靜照舊眼不見心不煩。
把人從視窗推了出去,羅煒跟在後頭翻窗而出。
正韜公子被人誆到黑燈瞎火的巷子裡,堵嘴、套麻袋、捆人一氣呵成,然後就被當成足球加籃球加排球三位一體的來了一通全武行。他倒是很想像平時那樣放兩句狠話,可惜嘴被堵了,後來感覺著自己今天估麼難逃一劫,打算求饒,問題還是嘴被堵了什麼都說不出來,只能“嗚嗚嗚”的叫喚。直至雨點般的打擊突然停止,他這會兒眼花耳鳴,依稀感覺到外頭有人說話,等聲音停止了,他整個人居然真被人當成球踢。感覺自己大約是滾出去不知道多少條街道巷子,全身上下被顛簸的砂石土路摩擦的沒一處好皮,那人似是踢的累了,這才免了他的活寡之罪。
羅煒救出了小武和全三他們匯合,眾人一見就明白了小武被人下了分量不輕的虎狼之藥,簡直活寡了這廝的心都有了。
全三見羅煒的情緒不對,終於道出了他原不打算說的事情:“華老爺且先息怒,還是要先救治小武哥,等他清醒了再看他的意思,而且,而且,那啥小武哥前一陣子託我們找的那個馮淵正是這廝,這人姓馮名淵字正韜,因馮淵這個名字是祖父取的,他父親和他本人都不喜這個名諱,便從不跟人提及,大約也只有他家兩位老僕才知道,我們也花了很久才查清的。小武哥這麼費心思找人,可不能直接把人弄出個好歹來,總要有個交代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