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辭官偶遇一(第1/3頁)
章節報錯
例句:一朝為興國臣,忠一日興國事,一世為興國臣,忠一生天下事。——興國幸,馬繼光。
六年以後。
盛帝龍澤駕崩,享年四十二歲,在位二十年,其中有十一年,被祁皇后掌管國家政策,軍事,經濟大權。
在這十一年裡他每日痛並思痛,悔不當初,最終心結鬱悶,鬱鬱寡歡而使重病纏身,不治而亡。
……
三日後,年僅十一歲的太子明王登基,俞肖俞相國冊封興國幸。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殿之上,太子明王頭一次以皇帝的身份上朝,坐在龍椅上的他聽著百官喊著皇上的字樣,卻感受不到任何的喜悅之情。
而臺下得那些大臣們,就跟沒有發生過什麼事一樣,對先帝的駕崩,絲毫沒有任何言語和評價,彷彿一切都是先帝的罪有應得。
如坐針氈的小皇帝,更是明知道自己成為了皇上,但卻對百官的跪稱,不敢言語。
小皇帝眼神使終看向剛剛冊封的俞興國,他等待著,應該說充滿畏懼,充滿恐慌的等待著俞興國的指示。
坐在右下方的俞肖竟然故意雙目閉聽背靠著後方虎椅,假裝的打呼嚕,睡著了。
跪在臺下的大臣,無一敢言語,也無一敢抬頭,幾乎是個人都明白,俞興國這是在示威,他正在用自己的行動告訴那些大臣皇帝在他面前,啥也不是,你們以後真正的主人,真正的君王,是這位打著呼嚕,睡意朦朧的俞興國。
百官就一直這麼跪著,他們不是等待著皇帝的免禮平身,而是等待著俞興國何時能夠甦醒過來。
慢慢的一炷香的時間過去了,還是如此。許多大臣雙膝蓋都疼痛的要命,還不見有任何的聲響。
那些百官似乎好像有點明白,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此時誰要是在此刻出聲,或者堅持不住,絕對討不了好好果子吃,所以還是默默無聞的好。
可就在此刻忽聞一聲,悲泣的哭泣聲,眾人紛紛驚醒,他們想著是誰竟然如此大膽。
這哭泣聲越哭越大直至把俞興國的呼嚕聲都蓋了過去,逼得俞肖不得不睜開了眼睛。
看著跪下低頭的大臣,俞肖得意洋洋,他深咳一聲,小皇帝便立刻道,眾卿家平身。
謝,萬歲!
所有的大臣都緩慢而起,唯有馬中丞依舊低頭跪在地上哭泣,淚眼汪汪他哀苦的說道,啟稟陛下,臣有事啟奏。
俞興國不耐煩說道“何事如此啊!”
馬中丞嗚嗚淚語“臣自幼寒苦出身,父親又早年不幸,唯有一祖母將我含辛茹苦拉扯長大,
臣此生無以為報,如今聞祖母以老,又臥榻病床,臣悲痛不已每日思感惆悵,心力憔悴以無心上朝,更難以扶持朝堂之事。
還望陛下念臣孝苦衷,念思母之情,懇請陛下看在老臣多年嘔心瀝血的份上,恩准老臣,辭去官職,回鄉盡忠盡孝,臣定感激涕零。
說完之後,馬中丞淚流成河的哐當磕頭,盡是女兒家懦弱姿態甚至還當眾哭起喪來,尤為可憐。
不過這還沒有結束,為了能夠辭去官職,馬中丞還偷偷準備了血漿,趁其不備放入口中,當場就嘔吐心力衰竭之血,身體虛弱不堪。
其他大臣很多都是百思不得其解,身為三公,權力滔天,上呈帝皇下監百官,乃上等的榮譽,天下人多少人擠破了腦袋的惦記。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眼中釘肉中刺,終於好日子到頭了,誅殺了那麼多貪官的他,讓有關聯利益的人都對他恨之入骨,他們做夢都希望這個馬中丞能出點啥事,現在機會來了,他們又怎能放過。
禮部尚書假義同情,雷聲哭泣的說道“百善孝為先,大興朝自建立以來,無不可敬有孝心之人,中丞大人的孝心真是天地可鑑,感天動地,微臣自愧不如,極是與之悲鳴,淚難止而奔泣。”
說完禮部尚書大人便與馬中丞一起哭喪起來,可就在跪下的同時,後面的大臣便一眼看出端倪,見風使舵,全部都講一句“臣附議”紛紛跪下悲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