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巴西城點將防蠻(第2/2頁)
章節報錯
外面車駕早已經準備妥當,桓易,嚴鵬,吳懿等人都等候在旁,趙舒只好想眾人團團作揖,道:“吾一時糊塗,讓諸公費心了。”又上前對桓易道:“亡妻就拜託將軍。”桓易急忙答道:“末將敢不盡力?”趙舒再看馬岱也在一旁,卻不見蕭賁,便有些迷惑。桓易看出幾分,低聲道:“此事並無旁人證據,只好暫時擱下。兩人暫都不能重用,蕭賁就留在末將帳下,馬岱將軍也須多留心。”趙舒點了點頭,又詢問了劉永兄弟的情況,都由李豐,蔣斌陪著一起,也就放心上車坐下。
片刻之後,眾將各自歸隊,幾聲號角,白帝城中大軍緩緩出發。劉備在白帝城中等了多日,終於可以躺在棺材裡回去了。早知道他們不肯放過趙舒,還不如就明日一早在動身,害得趙舒現在夜裡反而不能睡覺。
容兒入車後仍靠在趙舒懷中坐下,趙舒握著她的手苦笑道:“現在正好隨了你的心願?”容兒看著趙舒道:“我的心願是和一在一起,旁的都不重要。”停了一下,又道:“不過我的確不贊成你棄官而去。你已經結下很多仇人,也不想想一旦失勢之後,當真能有安穩的日子可以過嗎?”
趙舒吐了口氣,點頭道:“的確是有欠考慮,不過我現在真的沒有心思再理會這些俗事。”容兒輕撫趙舒的臉龐,道:“會慢慢好起來的。”
趙舒也希望能這樣,不然進了成都,大小事情都讓別人代勞,只怕也不好交代。容兒掀開車上窗簾,看著魏延護衛在旁,忽然道:“魏將軍與桓將軍對你倒是十分忠心。”趙舒淡笑道:“我以誠相待,他們自然也以忠義待我。”
容兒放下車簾,附在趙舒耳邊低聲道:“若今日他二人中能有一人威望足以彈壓眾將,你可想過又會是什麼一番景象?”趙舒臉色頓時大變,知道她是在說魏延等人現在之所以仍要自己入主成都,是因為他們沒有實力掌控全域性。若是一朝勢力膨脹,只怕也就不是現在這般,趙舒向來不喜歡這樣猜忌自己人,語氣極為不悅地道:“這樣話以後不要再說。”容兒不想趙舒是這樣反應,先是一怔,隨即淚眼汪汪地說道:“你又當我別有用心在挑撥麼?”
“不是。”趙舒急忙用力抱著她道:“我不是這個意思。我知道你是為我好,但是他二人與我恩若兄弟,以後這樣傷感情的言語,你不要再說。”容兒將臉別到一旁,擦拭了眼角流下的淚珠,低聲道:“我以後不再說就是,不過你呀,對人總沒有多少防備之心,總要吃虧的。”趙舒淡淡一笑,伸手幫她去擦拭眼淚,道:“不要說這些了,讓我摟著你休息吧。”容兒點頭靠在趙舒的懷中閉目入睡。趙舒心中卻被她的幾句話攪得不安,難道這個世界上真的就沒有人可以相信了嗎?
各郡的新兵在整編之後,基本上都陸續譴派歸郡,護送劉備梓宮入成都的,只有不到三萬軍馬,卻都是精銳之士。沿途各郡縣,早接到通知,官吏都準備好糧草供給,還要在劉備靈前磕頭痛哭一番。
大軍一路西行,不日又至巴西城下。自從太守閻芝入朝之後,郡中就暫由馬忠代為處理,知道是劉備喪隊,也率郡中大小官吏出城遠迎。為了趕快回成都,趙舒與魏延商議,所過郡縣都不停留,繞城而過。
可是趙舒另有要事託付馬忠,是以大軍在巴西城外紮下營寨,停留一日。先讓馬忠等人拜祭過劉備,趙舒才召他一人入帳相見。馬忠行禮已畢,乃道:“恭賀將軍除去孔明,獨掌大權,大漢江山光復有日。”
趙舒笑道:“將軍過譽了,以後還要將軍費心相助才是。”馬忠急忙道:“將軍但有所命,末將萬死不辭。”趙舒起身又上下打量馬忠一番,忽然問道:“吾現在就有一事託付將軍,關係國家興亡,將軍能勝任否?”
馬忠再拜道:“末將必竭力以赴,有死而已。”趙舒上起扶起他,道:“壯哉,將軍!”又退到案前,指著早準備好的地圖問道:“南中各郡異族豪強勢力甚大,如今陛下新喪,國中動盪不安,只怕會有人萌生叛亂之心,吾欲使將軍前往巡撫各郡,不知可否?”
馬忠上前道:“將軍也是這般想法?末將知陛下駕崩之後,也覺得南中各地豪強必然不甘寂寞,早已經派有心腹前往打探訊息。”趙舒聽後更是大喜。趙舒能知道南中生變,那是因為熟知歷史,而馬忠卻是靠著自己的判斷,不愧是蜀漢後期南方屏障。
趙舒大笑一陣,道:“既然如此,就非將軍不可。”馬忠抱拳道:“將軍明日起程之時,便是末將前往南中之日。末將必不負朝廷及將軍重託,讓各郡安然無事。”
趙舒又問道:“將軍本郡兵馬訓練如何?”馬忠道:“訓練純熟,正需實戰。”
“甚好。”趙舒複道:“吾更助將軍三千兵馬,再有南中各地士卒,將軍必然無失。”馬忠急忙言謝,又道:“將軍能否再置一參軍,與末將共贊軍務?”
趙舒看了馬忠一眼,哈哈大笑,道:“德信未免所慮太周詳?”馬忠正容答道:“末將雖無二心,但隨將軍日淺,又掌有重兵,若是旁人嫉言之,將軍即便不疑,末將在前方也不心安。今置一參軍,既可與末將共商軍事,又可寬旁人之心,豈不兩全?”
趙舒點了點頭,道:“那且吾想想可有合適人選。”趙舒也記得孔明徵雲南的時候,是分兵三路,除了馬忠,還有一人是誰來著?想了片刻,趙舒終於記起,乃對帳外護衛喊道:“速傳李恢將軍前來。”趙舒又轉對馬忠道:“李參軍原是建寧人,可助將軍一臂之力,決非吾有心疑將軍。”馬忠又忙行禮道:“末將明白。”
少時李恢應命而至,趙舒為他二人簡單介紹一番,又對李恢道:“今日召德昂前來,乃有一事相付,萬望勿辭。”
李恢自從歸附趙舒以來,想是自己知道曾是孔明心腹,對趙舒也不抱希望,都是冷眼冷語相待,現在聽趙舒有事託付,也只是淡淡道:“只恐末將才淺智窮,不能為將軍分憂。”
“德昂過謙了。”趙舒又將南中之事說了一遍,道:“馬將軍不是南中人氏,恐多處不明。德昂既是建寧人氏,可與之同往。”
李恢微微一愣,隨即問道:“將軍是要末將統兵在外?”趙舒點了點頭,笑問道:“有何不可?”李恢遲疑片刻,還是道:“諸葛丞相現在仍不知蹤跡,將軍放心末將領兵?”
“苟為國家社稷,德昂能不盡心麼?”趙舒笑道:“朝中多是孔明舊部,若都不用,朝廷豈非無人可用?德昂切不可推辭。”
李恢又思量一番,才嘆息道:“末將願隨馬將軍前往,只是……”趙舒見他答應,急忙道:“只是什麼,德昂但說無妨。”
李恢此刻表情十分複雜,猶豫很久,才道:“南中各郡異族豪強勢力龐大,就末將與馬將軍前往,只怕不能如願。將軍早日成都事了,還是親自南征吧。”
原來是擔心不能完成任務,趙舒笑道:“無妨,二位將軍前往,須得注意臧柯太守朱褒,益州郡大姓雍闓,越巂夷王高定三人。若此三人還不曾反,可先誘而殺之。”看著李恢神色大變,不禁問道:“德昂覺得不妥?”
李恢猛然搖了搖頭,道:“將軍神算,想必已在南中各郡安下不少細作。”趙舒才知道自己未免神機妙算的過了頭,於是笑道:“正是,正是。不過南蠻不尊王化反覆無常,叛而徵之,徵而復叛,於國甚為不利。二位將軍前往,可將其分化,能撫則撫,不能再行征討。一句話‘攻心為上,攻城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