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劍(第1/3頁)
章節報錯
梅花劍
面前一個女子抱臂前來,燈光幽暗,看不清面容,形如鬼魅。
幾個姑子俱被程遙青嚇了一跳。
待程遙青表明身份只是住客,諮詢剛才那幾個姑子話中所談之事,幾個人推諉了一番,最終選出了個最年長的出來頂缸。
“姑娘想了解的事情,貧尼也是剛剛聽到。白雲觀向來不問俗務,難得近日淮南王側妃在此清修,上下山的信僮便勤勉了些。今日傍晚,大雨方歇,有人聽到一封急報傳到淮南王側妃處,側妃本來還想再觀中多盤亙幾日,接到這份急報,臉色大變,當即收拾行李,下山去了。”
這姑子講到這裡,深吸一口氣,好像個說書人要吊足了聽眾胃口。
程遙青心中正悶了一團無名之火,見這姑子推諉了事,冷聲道:“還請休賣關子。”
姑子吃了個癟,只得繼續:“有人去探聽側妃為何猝然離去,從那趕車的下人處聽得,北邊傳來訊息,顧老將軍今日帶了一隊士兵照例在泰赤烏部的市集巡邏,誰曾想忽然被人劫走,一隊人盡數亡命當場,只有老將軍不知所蹤。”
程遙青的表情愈發冰冷,內心一剎那湧出了無數疑問。
明明現在還是大夏與北狄和平共處的夏季,為何突然出了這麼一樁大事?
程遙青在祝婆婆院中已經發出了對顧老將軍的警示,為何他還前往了泰赤烏部?
又或者是,邊境的訊息來源全部被封鎖了?
程遙青本以為,將軍府失火一案已經水落石出,顧況他只能打落牙齒往肚裡吞,可是邊境事發,倒顯得這滅門慘案再一次迷影重重了起來。
她敏銳地注意到另一重疑點:“你說這淮南王側妃聽到了訊息就匆匆離去,可是這般軍國大事,與她一小小後宅夫人有何關系?”
說到這裡,那老尼反應過來,趕忙擺手告罪:“姑娘莫怪,貧尼不敢議論皇親國戚,一時講了渾話,該打,該打。”
說著,喏喏鞠躬,企圖退回到剛剛那一群碎嘴的尼姑中去。
程遙青卻不可能讓她這麼輕易走掉。她放開抱著左臂的右手,捏住了那姑子的大臂,姑子不防,被抓了個正著。
程遙青五指如鐵焊的一般,輕輕鬆鬆就將那姑子帶出好幾步。後面那群小尼姑見程遙青面色不對,早就三五成群,四下散走了。
老尼覺得自己今日倒了大黴,心頭惴惴,猶豫了下,見人都不在了,將頭湊過來,嘴裡溫熱的氣息幾乎噴到程遙青的臉上:“姑娘不明白,這件事,還得到無人處講。”
程遙青見這老尼這時還要在她面前拿腔作調的,反正四下無人,她也真話:“你只管把你知道的都說出來,若是有半句隱瞞,這手可要落到別處去了。”
老尼之間水蔥兒似的纖纖玉指在眼前一晃。
剛才她還小覷了面前這姑娘的力氣,現在卻不敢了,忙點頭應承:“正是,正是,貧尼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要說這淮南王側妃,還要從淮南王說起。
八年之前,上一任皇帝還未駕崩,淮南王是京城最炙手可熱的少年郎。
他是先皇最小的弟弟,今上最小的叔叔,與今上相差的歲數,不過兩三歲。
這兩三歲的差距,放平民百姓之間算不得什麼,放在天潢貴胄之家,卻猶如天塹。
先皇猝然崩逝,今上年少猝然繼位,未經歷練,不通政務。彼時淮南王正當盛年,作為曾經最受寵的么兒,有過在六部之中輪轉的經驗。
正當眾人以為淮南王要成為大夏第一位攝政王的時候,先皇一紙遺詔,把他封到了江南。
江南魚米之鄉,古今富庶之地,照理說,淮南王一家應該感激涕零。
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一招陽謀,叫作明升暗貶,明賞暗罰。
相傳皇帝出殯之後,京城淮南王府就被京畿營重重圍住,一隊馬車趁著夜色灰溜溜離開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