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番外2:要致富,先修路】(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353章 【番外2:要致富,先修路】
林玉山算得上是寒門貴子,憑借一己之力加上皇上的賞識以及補償心理,在翰林院可謂過得順風順水。
在姐姐姐姐夫失蹤之後,為了找尋蹤跡,把姐姐留下的各類書籍看了再看。
明確姐姐姐夫這輩子是不可能再出現在他們面前後,林玉山把找人的心思逐漸放了下來。
他在翻看姐姐東西的過程中,也慢慢了解到姐姐更多的夢想,現在姐姐不在了,夢想的實現,那便由他來努力促成吧。
林家也不再是當初那個貧困潦倒的林家,三房都出了有本事的人,在不同行業發揚光大,林家的資産也逐漸豐厚。
雖然比不上大尹朝首富,可家底也絕對稱不上薄弱。
林玉溪這些年,把家裡的各門生意做大做強,做到了大尹朝各個州府,甚至還在慢慢往周邊小國擴張。
林笑兒還在的時候,就經常和林家人說“要致富,先修路”。
林笑兒不在後,林玉山反複琢磨這句話,似乎很有道理。
修路一事,他翻閱大尹朝輿圖,製作了一個詳盡的修路方案。
又跟同僚們進行了辯駁探討,確定沒有問題後,把修路的方案寫成摺子遞了上去。
大尹朝戰後休養生息,國富民強,日益興旺。
作為管理朝廷錢財的戶部,看到林玉山遞上來的修路摺子,還是很頭疼的。
朝堂上,又掀起了一陣討論聲。
修路還是不修路,修多少路,怎麼修。
擺在面前的問題多不勝數。
林玉山盡管是翰林院的,不過他現在還只是個六品小官,上早朝的機會都沒有,只有每月一次的大朝會,才有資格站在隊伍末端出席。
他人沒有到,可朝堂上卻因他遞上來的摺子吵得人仰馬翻。
支援他的人不少,反對他的人也不多。
皇上這些年也老了不少,可大尹朝在他的治理下,這些年老百姓生活得這麼好,他的精神頭還是十分充足的。
他並沒有像那些沉迷於酒水美色的昏庸君主一樣,國家富強了就廣納後宮、鋪張浪費。
反倒是這幾年在看到了林笑兒和尹弈嘯做的一切事情,感受到老百姓富足能給他帶來更大的快樂,於是也喜歡上了為百姓造福這種事情。
即使做這些事情,需要從國庫裡撥出去很多款項。
不過這些倒也不要緊,他的私庫裡,每年收益可不少,大多都是和尹弈嘯合作的生意賺到的分紅。
只是在林笑兒和尹弈嘯夫妻都消失後,做給他看,說給他聽有關造福百姓的事情,似乎就沒有了這樣的人。
現在看到林笑兒後繼有人,還是她的親弟弟,皇上這顆沉浸了一段時間的心,又慢慢活躍起來。
他是認可“修路”一事的,拿到朝堂上給朝臣們討論,也只是想看看大家的態度而已,他才是最終拍板作決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