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秦賀武那邊已經完工,崔老漢等人便一齊發力,將一桶桶水提上平臺,倒入大陶鍋,使之順著連線的管道灌入陶管中。

溫室所有的陶管並沒有與院子裡其他房屋連在一起,而是全部接到了這個大陶鍋上。

待陶管中蓄滿水,驗證過其中水流能迴圈流動後,崔柏便迫不及待地再次爬上平臺,將放置在正中央的爐子點燃,給大陶鍋中的水加熱。

葉藤為了讓他們對溫度計有深刻的認識,便用細線綁住最後一隻溫度計,放置於陶鍋之中。

“哎呀!!銀線動了動了!”

“水越熱,銀線爬得越高。原來溫度計是在測熱度啊。”

雖然看明白了溫度計是怎麼回事,但是崔老漢等人只要一想到這玩意兒能保證雞蛋孵化成功,對其敬畏之心反而更重。

看向溫度計的眼神都可用虔誠來形容了。

一旁的秦賀武也若有所思。

燒窯的時候,窯洞內的火力是關鍵,崔葉氏之前是單憑經驗,以固定的燒制時間來粗略判斷何時添柴何時滅火何時開窯。

他改建窯洞後,是用火照子,也就是含銅的黏土來確認窯洞內的火力狀況,大宣工部的大匠們燒瓷時所用的也是這個法子。

但是與葉藤手裡的這個溫度計,卻沒得比。

若是能更加精確地測量窯洞內的火力,或者說溫度,是不是就能燒出品相更好的玻璃來?

然而,對於他的疑問,葉藤卻回答不了。

水銀溫度計最高能測到多少度她不知道,但是燒瓷器得要上千度的高溫,這個常識她還是知道的。

顯然,不管水銀溫度計能測到多少度,起碼絕對不可能到千度那麼高。

略微沉吟後,葉藤才回道:

“我手裡的溫度計只能測冰水零度)到沸水一百度)之間的溫度。測不了窯洞內的溫度。但是應該也有其他的法子去測的,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秦賀武聽完再次陷入了沉思,葉藤見此,也不再打擾他,帶著崔老漢等人爬上爬下。

透過屋內懸掛的四隻溫度計讀數,不斷調整屋內豎著的陶管位置以及大陶鍋內的水溫。

足足折騰了一個時辰,才終於達到葉藤的要求——溫室內大部分地方的溫度都能控制在三十七度到三十八度之間。

慎重起見,葉藤還一再叮囑崔老漢等人,溫室內的四隻溫度計,務必要每個時辰都檢視一遍。

再之後的工作便簡單得多,將豎著的陶管固定死之後,便是將一架一架早已打造好的多層孵化架搬了進來。

在葉藤畫出的地方一一擺上。

要說還存在的問題,那便是孵化架上得一一標註雞蛋開始入孵的日期。

然而,崔老漢與崔松、崔柏兩兄弟都不識字、不識數。

不是說不會算數,而是他們只會口算,不會寫數字,同樣也認不得數字。

這……

崔家三個大男人頭一次為自己不會寫字而羞愧。

還是崔田主動站了出來。

“阿藤,只是學數字的話,叔他們要不了幾天就能學會。這些天我反正需要每日回來運酸菜,就由我先記著吧。”

批次孵化之法與玻璃製法一樣,算是葉藤事業發展的核心技術。

不可能輕易交託於他人。

目前也只能如此了。

之後也不知道是不是這件事産生的化學反應,原本葉藤只看到崔葉氏被柳芳娘不一樣的表現打擊到,以為只會有崔葉氏改變思想,會願意學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