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練出來的笑容 翌日,不僅是崔老漢……

翌日,不僅是崔老漢他們幾個男人,連崔大娘、葉藤等婦人也是天未亮就起身。

今天他們就能搬走了,鋪蓋行李以及其他雜碎什麼的都得收拾好裝車。

他們原本改造好的雙車廂大板車,又是抽長竹筒又是劈竹篾的,早已經被拆了大半,如今只有後面拖掛的小車廂還勉強保持著基本框架。

葉藤便建議,不如將兩節車廂分離。正好讓崔松、崔田各自拉一輛。

崔老漢他們已經習慣了聽從葉藤的意見,二話不說就將一個一個的大藤筐往大板車上抬。

崔大娘等幾個女人便與葉藤一起,將草蓆掛到小拖車的外壁,裡面再依次懸掛他們才買的粗麻布、被褥等物。

連線縫隙處再用做走馬燈剩餘的碎布頭塞緊。

最後崔葉氏爬進去感受了一下,出來就笑著道:

“裡面舒服著呢,一點風也沒有,就是空間小了點,要是能將碳爐子也放進去,小丫和寶寶估計都會覺得熱了。”

“放什麼碳爐!你沒聽阿藤說,這個小車咱做得糙,不怎麼結實麼!”崔大娘笑著懟了自己媳婦一句,“況且,阿藤早想到這個了。”

崔葉氏也想起葉藤交代柳芳孃的事情了,不禁嘿嘿嘿笑了幾聲。

“阿藤!嬸兒、叔,先來喝粥吧。”柳芳娘朝眾人喊了一聲,便回房將崔馮氏與兩個小朋友帶到廚房。

不同於前兩天的稀粥,今天這粥不僅稠,裡面還加了大半碗剛剛發了一點牙尖的豆芽。

兩個小朋友還各有一碗香香的水蒸蛋。

小小的廚房裡面,眾人吃得頭都不抬。

像崔老漢他們,不僅沒有因為今天一頓吃光了所存的大米而慌亂,反而還在興致勃勃地猜測九盞走馬燈能賣出多少錢。

後來,原本還有點拘謹的崔田也加入了進去。

柳芳娘放下空竹碗,看著說說笑笑的眾人,自己也忍不住露出笑意,起身去灶臺,將熱水灌進竹筒內,並封口。

至於灶臺裡面還沒有燃盡的炭火,也不能浪費了。

他們住進來後,除了前一天,後面幾天的柴火都是花錢找客舍掌櫃買的。

能帶走的自然要全帶走。

將炭火取出,拍滅明火後,一半轉移到碳爐裡面。

還有一半,則敲碎了,用外壁厚實的竹筒裝好,再蓋上提前鑽了小孔的蓋子。

而葉藤特意交代的事,便是讓她將分別裝了熱水、炭火的竹筒塞進小拖車的被褥裡面。

這樣既能讓兩個孩子暖和一些,也能隨時有熱水喝。

就在他們快要收拾停當時,忽有衙役特意過來,說是奉施大人之令,給他們送新的戶籍文書與流民專用牌子。

“諸位被分去竹溪村了,那可是個好地方,施大人感念葉小娘子之義舉,特意安排的。”

“另外,你們拿著這牌子可在城門口按人頭領賑濟物資。”

衙役笑著說完,又特意將葉藤請到一邊,道:

“薛哥事忙走不開,讓在下跟您講一聲,竹溪村的村長也是那一片的裡正,是我們薛哥的親大伯,薛哥已經打過招呼,您盡管放心過去。”

“那真是多謝薛大哥了。”葉藤笑著謝過。

轉身拿了兩個竹匣與一盞走馬燈過來,道:

“我等在嘉元縣落腳這幾日多蒙施大人、薛大哥以及諸位差役大哥照顧,葉藤萬分感謝。不過我等逃難之人沒什麼好東西,便親手做了幾樣小物件相贈。還勞煩差役大哥幫忙轉交一下。”

其實兩個竹匣裡面裝的東西,是她提前給施大人與薛安備好的禮物,準備今日離城之前再送去縣衙的。

卻沒想到施大人如此看得起她,還特意派了衙役過來傳話。

她手上已經沒錢去打賞了,幹脆改為將走馬燈贈與施大人,原本給薛安的禮物則送給眼前的衙役。

只是嘛……她原本要送給施大人的是她抽空用雞蛋殼做的粉筆。

現在改送給薛安的話……反正薛安識字,大抵上也用得著吧。

來傳話的衙役沒想到,連他也有份,不禁喜赳赳地收好東西,笑著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