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撿漏的第一百一十二天 太子這是要掀桌……(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112章 撿漏的第一百一十二天 太子這是要掀桌……
琥珀和溫竹君現在也熟悉了, 並未隱瞞。
“昨日太子回東宮後,將自己關了很久,太子妃進去送吃食都問不出緣由, 今兒一早, 才得知太子與皇上為了肅州一案最近一直都在爭執……唉, 太子妃心裡悶的很, 又無人能說,只能請您進宮一敘。”
溫竹君點頭, “好, 我馬上收拾隨你一起去。”
肅州一案,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發酵, 又有太子極力主張徹查,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肅州官場幾乎一空。
肅州布政使司和其上的總督、巡撫,全都壓到了牢中, 已經在押解往玉京的路上,這近十人都被判了斬刑, 另外知府等一眾同流合汙者,貪汙超五萬兩的,全部絞首示眾。
至於再往下的小蝦米,無外乎就是革職、杖罰、流放, 還未全部清算清楚呢, 已經有八人畏罪自殺,五人病故,可見查案的力度十分強。
這些訊息雖然還沒公佈,但也根本遮不住,畢竟偌大的肅州, 需要人治理。
夫人已經收到溫春輝的回信,他響應得最早,早就被緊急調往了肅州,安撫百姓,幫助新來的巡撫理清當地事宜,並臨時升任正六品通判,協助新上任的知府大人。
當然,是暫時的,畢竟資歷太淺,但只要能得用,總能被人看見。
牽一發而動全身,肅州官場震動,就連玉京這邊都被波及,已經有歷任巡撫被抄家清算。
溫竹君知道太子想做什麼,可惜張炳之的把柄,不是那麼好揪出來,但歸根結底,就是皇上不願動,誰說都沒用。
她都有些佩服張炳之了,這次的事兒這麼大,被太子死死咬著還能全身而退,確實有本事,簡直是做官聖體。
到了東宮後,定風閣中已經燃好炭火,焚了清香,太子妃正在煮茶,一個人坐在那,還真有些孤單。
“阿離姐姐。”溫竹君屈膝行禮後,便坐在了太子妃對面,柔聲道:“怎的一個人飲茶?”
太子妃苦笑,沒有多餘寒暄,直入主題。
“幸好伯遠遠去豐州赴任,若是遇到這事兒,怕是又要連累他,讓你勞心了。”
溫竹君嘆了口氣,也知道不能置身其外,便應道:“到底怎麼回事?是因為證據不足嗎?”
要知道霍雲霄離開前,還信誓旦旦的覺得此次一定能扳倒張炳之呢,那家夥當初還想坑殺他,不死不解恨。
“不錯,只能證明他捐監的法子十分有效,沒有證據說他也貪了,人證物證都不充足。”太子妃緊擰著眉道:“最重要的是,父皇其實已經不想繼續查了,可阿釗他……”
太子要查,並且要徹查,父子之間爆發了激烈地爭吵。
太子妃牙關緊咬,端茶杯的手都在抖,“他,他還說父皇守著權利,失了祖輩血性,忘了百姓之艱,查個貪官都瞻前顧後……這些話我能理解他,你們夫妻也能理解,可怎麼能當面跟父皇說呢?”
那不僅僅是他的親爹,也是皇帝啊。
本來肅州的事兒就是一記響亮的耳光,皇上盛怒之下查辦是理所當然,但也要考慮許多,水至清則無魚,要是真的徹查,大梁還能安穩嗎?
溫竹君也有些驚疑不定,想了半天,只覺得太子這是要掀桌子啊?
“那,那太子現在呢?”
太子妃闔眸,“父皇說讓他歇息幾天,其實就是讓他面壁思過,還下旨削減了詹事府的官員,這次父皇是真的生氣了。”
雖說從前父子也吵架,但從沒這麼狠過,更不會用削減詹事府官員來當做懲罰,這也是在往梁釗的臉上甩耳光。
溫竹君也無話可說,只能說雷霆雨露,皆是皇恩,因為前兩年,太子因為監國得力,皇上還逾制增設詹事府官員。
這實在太沖動了,他當了這麼些年的太子,心機手段皆是上乘,怎麼會這麼魯莽?
“太子不可能會直接說那樣的一番話,這不是他一貫的作風,是不是還有什麼別的事兒?”
太子妃怔怔看著溫竹君,眼中露出贊嘆之色,無奈點了點頭。
“父皇當朝斥責阿釗,誇了三弟,說他此次辦事極為得力,不僅給了與阿釗這太子一樣的俸祿,還初授榮祿大夫,兼任肅州衛指揮使司指揮使,甚至給了三弟一支兵,任由他驅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