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歌舞昇平的表象之下,國家的朝堂悄然滋生出了隱患。隨著時間推移,一些大臣因權力分配不均,心中的慾望開始膨脹,逐漸結成黨派,各自為營,在朝堂之上展開了激烈的權力角逐。

以禮部尚書李大人為首的一派,主張推行一系列復古的禮儀制度,他們認為祖宗之法不可廢,只有遵循舊制,國家才能長治久安。而戶部尚書王大人則帶領另一派,強調改革創新,倡導發展商業,增加國家財政收入,認為應與時俱進,不能拘泥於傳統。兩派觀點針鋒相對,互不相讓。

起初,他們只是在朝堂議事時,就政策主張各抒己見,言辭激烈。但隨著矛盾的不斷加深,這種爭論逐漸演變成了惡意的攻擊與詆譭。李大人一派指責王大人一派崇商輕農,是捨本逐末,會導致國家根基不穩;而王大人一派則反唇相譏,稱李大人一派食古不化,阻礙國家進步。

為了在朝堂上佔據上風,他們開始不擇手段。在選拔官員時,兩派都極力推薦自己的親信,打壓對方的勢力。一些有真才實學但不願依附任何黨派的官員,卻得不到重用,仕途受阻。這使得朝堂之上的風氣日益敗壞,官員們不再將心思放在為國家效力上,而是忙於勾心鬥角,爭權奪利。

黨派之間的爭鬥甚至蔓延到了地方事務。在一些政策的執行上,地方官員因所屬黨派不同,對朝廷的指令陽奉陰違,導致政令不通,嚴重影響了國家的正常運轉和社會穩定。百姓們也因此受到牽連,生活受到諸多不便。

慕容顥在處理政務的過程中,逐漸察覺到了朝堂上的異樣。他發現原本高效的決策流程變得拖沓冗長,許多重要的政策在討論時總是陷入無休止的爭論,難以達成共識。而且,一些官員的奏疏中,開始夾雜著對其他官員的無端指責與攻擊,而非專注於解決實際問題。

慕容顥憂心忡忡,深知黨派之爭若不及時解決,必將如毒瘤一般,侵蝕國家的根基,威脅國家的穩定與發展。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試圖尋找一個既能化解黨派矛盾,又能維護朝堂穩定的良策。

林悅瑤在後宮聽聞朝堂亂象後,心急如焚。她深知這種內耗對國家的危害,便立刻召見慕容顥。在幽靜的宮殿內,林悅瑤神情嚴肅地告誡慕容顥:“顥兒,朝堂乃國家之根本,如今黨派紛爭,已如熊熊烈火,若不及時撲滅,必將釀成大禍。你貴為天子,手握生殺大權,此時必須以雷霆手段整治朝綱,絕不能任其肆意妄為,否則祖宗基業將毀於一旦。”

慕容顥聽著母親的教誨,心中豁然開朗,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堅定的決心。他向林悅瑤鄭重承諾,定會採取果斷措施,整頓朝堂,讓國家重回正軌。離開後宮後,慕容顥大步流星地走向御書房,開始精心謀劃整治朝綱的具體策略,一場關乎國家命運的風暴即將來臨。

喜歡甄嬛傳之穿越嬪妃逆襲記請大家收藏:()甄嬛傳之穿越嬪妃逆襲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