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流朱和浣碧第一次被帶到家裡來,那天我剛起,父親牽著兩個和我年齡相仿的小女孩兒進來了,對我說以後她們兩個就是我的貼身丫鬟,陪伴我的起居,讓我不要欺負她們。

我問了問她們名字,一個叫流朱,活潑可愛,眼睛大大的,稱呼我為小姐,一個叫浣碧,話少一些,當時只覺得浣碧不像窮苦人家的女兒,父親讓我多擔待些浣碧。

浣碧和流朱和我一起長大,府裡的下人不算多,一般的丫鬟除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外,還要負責額外的工作,不過父親的報酬總是給得很豐厚,願意來我們家做工的人也多。

小時候的浣碧雖然說不上調皮,但是總歸要任性一點,還記得那一次她犯了錯,把一件準備送禮的玉器打壞了,母親嚴厲的批評了浣碧,浣碧覺得母親說的有點過分,頭也不回的跑了出去,母親說要不然把浣碧退回去算了,我勸了母親很久,才讓我自己處理,我又和流朱出去尋浣碧。

浣碧也沒有跑多遠,就在甄府旁邊的街沿下坐著,眼睛都哭紅了,看著浣碧委屈巴巴的,我和流朱都笑了。

浣碧把頭扭過去,生氣我們笑她。

浣碧就是這樣,從小打到吃的穿的都比別的丫鬟好很多,父親也默許了這種做法,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浣碧也是父親的女兒。

同樣的甄家女兒,怎麼能夠在面對我和玉嬈在父親面前撒嬌時做到氣定神閒。

當我知道浣碧是父親的女兒後,很多事情我都想明白了,為什麼每次父親都原諒浣碧犯的錯,為什麼浣碧經常想要我的東西。

流朱就和浣碧完全不一樣,流朱聰明,愛學習,流朱是絕對忠心於我的。

從小到大,無論發生任何事,流朱都以我的事為第一標準,我常常想讓流朱有自己的生活,但是沒辦法。

流朱也從來不計較浣碧比她得到的多,小時候受了浣碧的欺負也不告訴我,抹了抹眼淚就好了。

我小時候學習的時候,都是流朱在一旁,要不然服侍筆墨,要不然給先生倒水,流朱也愛學習一些。

再後來,她們和我進了宮,一切都變了,再後來,流朱沒了,用自己的死換取到了我的安全,再後來,我也出事了,我選擇出宮修行,浣碧也陪我前去,再後來,我們就在這裡了。

浣碧被接回來已經兩天了,最開始的驚慌失措,眼睛裡面都是害怕,到現在雖然沒那麼害怕了,但是仍然不說話,只呆呆地坐著,有時候一坐就是一整天。

流朱就在一旁陪浣碧說話,說小時候的事情,從糖葫蘆說到說書先生,說宮裡的事,從眉莊說到陵容,又說現在的事,說讓她快快好起來,一起去遊樂場。

眼看著浣碧這樣下去必然出事,必須想一些辦法才行。

我想到我們去看張醫生的時候,他孫女說他是我們省最有名的精神病學專家。

其實當時接到浣碧的時候,我就在微信上感謝了張醫生,為了浣碧,我又聯絡了張醫生。

沒想到張醫生願意給浣碧看病,一面之緣的善意,竟然影響了這麼久。

我們約定了時間,張醫生先讓我們去了一家醫院做檢查,做檢查的過程浣碧非常不配合,一進到醫院浣碧就開始不配合了,但是好在還是做完了檢查。

我們把檢查結果發給了張醫生,張醫生說從各項指標和檢測資料來看,浣碧身體就是有一些營養不良,其餘的沒什麼特別大的問題。

張醫生說如今浣碧的問題,更多是心理障礙,這半年對她來說太恐怖了,有可能會一直這樣,也有可能我們經常陪著浣碧,浣碧就好了。

我們當然不可能放棄浣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