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家呢?東旭哥他爸怎麼沒的?”張霖好奇賈東旭他爹是不是犧牲在了軋鋼廠。

“老賈哥啊,老賈哥是個好人,就是命不好。他家住這個院,比我家還早,當初我剛進來的時候老賈哥沒少照顧我。也不光我,可以說當時院裡的住戶沒一個不說老賈哥好的。不然就賈張氏這個性子,院裡人能忍她這麼久?都是承了老賈哥的情了。”易中海又給杯子裡倒上酒。

“當時啊,院裡誰家有點事,老賈哥二話不說就幫。不過好人不長命啊。”易中海端起杯子一飲而盡。

張霖陪著幹了一杯。

其實看賈東旭就看得出來,賈東旭這個樣子,不像是賈張氏能教育的,只能說是他爹當年教育的好。

“後來,光頭那個混蛋,搞什麼金圓券,讓大家換錢。我、老賈哥、何大清、許富貴我們幾個出去換錢,結果剛出院門就被黑皮警長盯上了,讓我們在他這換。不過他給的比例可低啊,老賈哥只是問了一句,就特麼被掏槍打死了。”易中海長吁短嘆,很為賈東旭他爸感到不值。

“好了,易叔,都過去了。以後啊,再也沒有人敢當街掏槍打咱們老百姓了。”張霖作為一個合格的吃瓜群眾,這時候只能安慰易中海。

今天,張霖好像一直在安慰易中海,這“憶往昔”真的都是苦難啊。易中海的命還真不太好。

“後來,趁著軋鋼廠招工,我把東旭拉進了軋鋼廠。又教他技術,一是為了以後有個養老人,二也是還當年老賈哥的恩。”易中海指著菜,示意張霖趕緊吃菜。

張霖夾了一筷子,塞嘴裡。還吃什麼飯啊,瓜就吃飽了。

“那閆叔家呢?”

“他家搬進來的最晚,50年才搬進來。一天天的就會算計,家裡這情分啊,早晚讓他算計完。”

“他家不是條件不好嗎?”

“你聽他說。他不說家裡條件不好,怎麼東扣扣西算算啊。”

“這麼說他家不窮?”

“解放前,永安門大街那邊,有個書店,就是他家的。你覺得他家窮嗎?”

“那他怎麼這麼算計?”

“那誰知道啊,這是他家的事了。”

“他家對門,李家呢?”

“李家來的也不早。也是這幾年搬過來的。要說李家,咱們院除了你家,就是他家了。別看現在他家條件不太好。”

“怎麼呢?”

“現在他家李順一個人掙錢,一家人花。三個半大小子,一個閨女,家裡還有個老太太。不過等幾年你看看,他家這幾個小子個頂個的出息。”

“這您都看得出來?”

“我這眼,看人這方面還沒出過錯。他家老大老三,是個學生坯子,以後指不定就能上個大學。他家老二雖然調皮搗蛋,但是本性也不壞。這仨孩子長大了,他家馬上就能變成咱們院有數的好家庭。”

“李順叔家這幾個孩子確實教育的不錯。”

“他家啊,李順不管事,都是他媳婦管。不過家裡的一些規矩,都是老太太定下的。”

“哦?老太太還是個明白人?”

“我覺得,老太太以前身份也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