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組技術團隊,王志兵開始收割鬼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相對於膠州灣那邊的戰雲密佈,徐州這邊相對比較平靜。
漢斯是帶著愉悅的心情離開的,他已經拿到了更多的資料,對特戰部隊的興趣更大了。
漢斯表示,兩款坦克的相關圖紙將會在三個月之內送過來。那時候的跨州際運輸,基本都得依靠輪船。
這麼重要的資料,當然要用強大的軍艦護送,普通的貨船肯定是不行的。漢斯承諾三個月送過來,已經是非常迅速了。
溫三答應了他的條件,同時表示自己的特戰部隊在外作戰,暫時不方便漢斯安排軍事觀察團。估計也在等到他收復齊魯地區之後,才能讓他們的軍事觀察團跟隨部隊進行學習觀察。
反正主打的就是不吃虧,別指望誰能輕易佔到別人的便宜。
對於溫三的說詞,漢斯也沒有什麼辦法。何況他們這次要組織的軍事觀察團規格也會很高,將會從軍隊抽調高階軍官過來學習。
國府那邊的少量的軍事觀察員肯定是不會動的,目前的形勢也不是很明朗,他們也要兩邊下注,看誰笑到最後。
送走漢斯之後,溫三立馬就找來了朱明遠,讓他透過一些國際關係,想辦法聘請一些高階機械工程師回來。
事實上清末民初時期,華夏出去留學的人還真不少。幾乎所有發達國家都能看到華夏人的身影。
其中真有不少的能人在各行各業嶄露頭角。
抗戰全面爆發之後,有很多在外留學的人才都想回來報效祖國。只是國府在不管是工農業還是商業方面的發展都相當的拉胯,好些人才回來,發現自己根本沒有發揮能力的基礎,更沒有這樣的機會。
加上國府高層對這方面的重視程度也非常的有限,他們搞政治搞錢都很有一套,但如何發展自己的工業,真的是乏善可陳。
何況幾大家族大量把持各行業,不給普通老百姓生存的空間,好些人才回國之後,很快就心灰意冷,再次跑到國外去了。
在這個戰亂的年代裡,這樣的事情真的很常見。要不是溫三一開始建立根據地就特別重視這方面的問題,他也不可能一下聚集起這麼多各方面的人才。
不過隨著他們的實力快速發展,現有的人才也顯得有些不夠用了。特別是技術領域的專業人才,更是多多益善。
好在溫三跟南橋總會那邊關係良好,早就建立起了緊密的關係。同時朱明遠也透過一些特殊的關係,跟舊金山那邊的洪門建立起了聯絡,並且還安排了一些人過去,幫助購買物資,以及聯絡人才。
這時候,終於派上用場了。
溫三叮囑朱明遠,一定要在三個月內,組建起一個強大的技術團隊。除了可以在各部門抽調精兵強將之外,還要儘量從那些列強的國家聘請高技術人才。
以溫三團體現在的號召力,只要能開出適當的薪資,加上安全有保障的情況下,肯定會有愛國志士願意回來的。
對於這一點,溫三是深信不疑的。
就像建國初期一樣,有很多牛人費盡心思,想要回國效力。華夏民族的赤子之心,絕對不是吹出來的。
華人的聰明才智也是有目共睹,溫三相信,只要自己的誠意足夠,加上自己現有的工業基礎,肯定能網路到不少人才。
只要人才到了位,還怕攻克不了d國那些技術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