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都說厚臉皮了,那靚仔安自然不會辜負胡處長的好意。

沒有繼續坐她的公務車,而後叫朱婉芳走上自己的一號公務車。

臨走前,還在朱婉芳的面紅耳赤下對胡處長笑道:

“嗯,叫桃姐不用做我晚飯了。”

說著搖起車窗,帶著一臉羞澀的朱婉芳朝她家方向駛去。

朱婉芳的家位於九龍北臨近深水埗的石硤尾公屋區,這裡也是目前香江有名的貧民區之一。

這裡雖然是貧民區,但其實居住環境對比其他地方來說並不算太髒亂差。

因為一九五三年石硤尾發生的那場大火,過火面積高達四十一英畝,波及十數個村落,燒燬木屋兩千五百八十多間。

造成三人死亡、五十一人重傷,一萬兩千多個家庭,合計五萬八千多名村民流離失所。

香江這場史無前例的恐怖大火,在當時迅速引起世界關注。

時任香江總督葛洪量迫於世界上的輿論壓力,便寫信給日不落首相及上下議院議長。

陳述這場因大火引發的輿論對日不落形象嚴重不利,建議在石硤尾建立公屋以安置數萬名災民。

當時日不落的硬實力嚴重衰弱,但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還是在兩極之上。

鑑於此,出於多方面考慮。

最終日不落迅速同意了時任香江總督葛洪量的建議,在石硤尾興建大量公屋屋邨安置災民。

到一九五四年年中,石硤尾就興建起八幢七層高的徒置大廈並正式投入使用。

這些大廈每棟可容納約兩千人居住,也是香江最早建成的第一代公屋,其中大部分為聯大捐款興建。

至一九六三年止又陸續興建了二十九棟安置大廈,才將當年的所有災民全部安置完畢。

因為是安置大廈,所以人均居住面積並不高。

按照設定,當時的人均居住面積只有兩到三平方米,而且十歲以下的小孩更是隻能算半個人頭。

所以一個五口之家的居住面積也就只有十來平方米。

而朱婉芳一家三口現在居住的房子能有十一平方米,也幸好她爺爺只有她爸一個兒子,另外兩個是女兒。

不然的話。

很難想象一個十一平方的小房子,裡面住十個八個。

此時石硤尾屋邨肉菜市場內。

朱婉芳父母剛笑容滿臉的為客人秤好豬肉,等客人走後瞬間又變成愁眉苦臉。

另一檔豬肉攤的老闆柳伯見狀,安慰道:

“文雄不用擔心,勝哥和天椒哥兩人不是收錢了嗎?

他們都是有信譽的人,既然收了你錢一定會幫你搞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