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下鄉收古董(第1/2頁)
章節報錯
“光明,醒醒,我們到了。”
“嗯,到了嗎?”
陳光明朦朧地睜開眼睛,只見韓春明兩人已經將麻袋拿在手上準備下車了。
剛出城的時候,陳光明還興致勃勃地觀賞著窗外景色,可沒多久就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下車後,陳光明深吸了幾口清新的空氣,頭腦才逐漸清醒過來。
他看了看時間,已經快十一點了,三十多里路竟然走了兩個小時,這車速真的是太慢了。
“我們不用到公社,就從這附近的村莊開始吧。”
韓春明環顧了一下四周,然後指著十幾米外一個岔路口說道。
陳光明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
只見路口處掛著一個木牌,上面歪歪扭扭地寫著大張村生產大隊幾個字。
現在還是大集體掙工分時代,鄉鎮被稱為人民公社,行政村叫作生產大隊,自然村叫生產小隊,農民被稱為人民公社社員。
他們三人沿著土路走了二十多分鐘,終於看到第一個村子了。
一個幾十處低矮不一的土房構成的鄉村,這個時代的農村房屋通常都是用土坯製成的泥磚來蓋的。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抬腳往村裡走去,路上他們已經商議好了計劃。
如果是在五十年代,陌生人隨意進入農村,若是沒有介紹信,很可能會被當做敵特抓起來。
不過,隨著知青下鄉運動的開展,如今農村的思想已經開放了許多,韓春明和張富霖都是在農村裡待過幾年的老知青,對情況有所瞭解。
陳光明三人剛走到村口,就立刻圍了一群孩子過來。
他們一個個衣著破舊,臉上髒兮兮的,衣服和頭髮上沾著泥土和雜草,有兩個年紀小一點的男孩鼻子上甚至還掛著兩條黃綠色的長蟲。
陳光明以前透過電視和網路瞭解過些這個年代農村貧苦情況,但現在親眼見到,發現情況遠比他想象的要困難。
在一瞬間,他就熄滅了用糖騙古董的想法,真有值得收藏的東西,十塊八塊他還是給得起的。
“你們是幹什麼的?”
一個五十多歲的婦女帶著警惕的神色打量著他們三人。
這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衣服上打著許多補丁,可以看得出家庭並不富裕。
“大嬸,我們是來收廢品的。”張富霖笑著解釋道。
經歷過動亂年代的人,對陌生人都有一定的警惕性,平日裡他到處走街串巷,這種場面遇見多了。
“收廢品?我怎麼從來沒見過你們?”
婦人仔細打量著三人,這兩個拿麻袋的還算有點收破爛的樣子,可那個提著帆布袋的年輕人就不像了。
“我們第一次來你們村。”
張富霖說著就吆喝起來:“收破爛嘍,有破爛的賣,洋瓶子,破罐頭我買……”
婦人聽他喊得像模像樣,這才打消了疑慮,說道:“你們等著,我家好像有幾個洋瓶子,我這就去拿來賣你們。”
等婦人走後,陳光明道:“富霖,你在這裡守著,我和春明進村裡面轉一轉。”
“得嘞。”
張富霖欣然接受任務。
“收破爛,有破爛的賣,有破爛的賣!”
陳光明跟著韓春明一路吆喝著,從村裡各家各戶門口經過。
碰到有人在家的,就想方設法進屋面瞧一瞧,看看有沒有好東西。
這個時間點,村裡的青壯都去田裡掙工分去了,在家的都是些老幼,一路上並沒有遇到多少人。
眼看整條村都快逛遍了,還是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