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 38 師的快速推進,新平洋很快落入盟軍之手。

鬼子的第 33 師團在猛烈攻勢下損兵折將,只能一邊苦苦抵抗一邊向南撤退,試圖與駐霍馬林的近衛第 2 師團會合,勉強穩住陣腳。

這一天是11月15日,陽光穿透戰後的硝煙灑在新平洋的廢墟上。

史蒂文森帶領自己的指揮部進駐新平洋,作為東南亞戰區司令官,史蒂文森這還是在42年大潰退之後,再次踏足勃固這片他曾經失守的土地。

站在臨時徵調為指揮部的一棟建築的陽臺上,史蒂文森俯視著不遠處被戰火摧殘的城鎮。

臉上浮現出一種複雜的神情,既有勝利的喜悅,又摻雜著些許沉重的懷念。

他本想拍一張“我回來了”的照片進行宣傳,但張弛的一封電報改變了他的主意。

史蒂文森開啟電報,細細讀過後,嘴角勾起一抹若有所思的微笑。

他放下電報,踱步至地圖前,指尖輕敲著桌面,喃喃道:

“親愛的張說得沒錯。”

副官一臉疑惑:

“將軍,張弛在信裡說了什麼?”

史蒂文森轉過身,語氣中透著幾分幽默:

“他提醒我,頻繁出現在媒體上,不一定是件好事。民眾看到我一次或許會歡呼,但看到十次可能就會感到厭煩。”

副官似乎有些不解,但史蒂文森已經沉浸在自己的思路中。他繼續說道:

“更何況開羅會議22號就要召開了,那是大統領將要大顯身手的場合,如果我現在借新平洋之戰搞宣傳,容易喧賓奪主。”

“反倒是等會議後,大統領先生宣佈對亞洲發起全面反攻,我再利用勝利登上頭條,既能宣傳戰果,也能為他的大選助力。張提醒我,時機比場面更重要。”

副官若有所悟,點了點頭。

站在地圖前,史蒂文森指著那條標註著“身毒乾國公路”的線條。

“所以這條路,將是我的下一步重點。”

這條由身毒直達乾國的公路是史蒂文森在滇緬公路斷絕後,為乾國重新規劃的一條援助公路,它西起身毒境內的萊多,途徑勃固的密支那,東到滇省保山。

目前隨著戰事的進行,只要新 1 軍在勃固境內的孟拱與張弛會師,張弛的部隊在滇省與衛俊茹的遠征軍會師,公路所途經的全部土地便全部都將處於盟軍的控制之下。

到時候只要再額外修一小段新的公路把密支那和滇緬公路舊址接通,再把孟拱和新平洋接通,這條公路就可以源源不斷為乾國送去武器與彈藥。

而這正是史蒂文森的最終計劃——武裝百萬乾國軍隊,對鬼子展開大反攻。

“反而等大統領先生在會議上宣佈在亞洲進行全面反攻之後,我再帶著徹底打通身毒乾國公路的勝利直接登上頭條,既能宣傳我自己,也能用勝利為大統領先生的下階段選舉造勢,這太棒了!”

副官的目光順著地圖移動,恍然大悟:

“徹底打通公路?”

史蒂文森點頭,目光堅定。

“是的。我需要在開羅會議之後迅速打通這條公路。這不僅是軍事上的需要,更是政治上的勝利。”

他頓了頓,繼續分析道:

“喬治給了我一些風聲:大統領在會議上將向乾國領袖作出一些承諾。”

“為了確保我們能兌現這些承諾,也為了爭取他的全力支援,我必須用勝利證明我們有能力完成它。打通這條公路,將是向盟友證明我們決心的最佳方式,也是我贏得大統領支援的籌碼。”

在張弛不斷的勸說與指導下,史蒂文森越來越意識到輿論的力量。他發現,媒體這把看不見的利劍能夠精準刺中敵人的軟肋,也能為盟友的信心注入強心針。而他,正學著如何熟練揮舞它。

史蒂文森抬頭望向窗外,語氣中透著一絲豪邁:

“更何況,媒體需要故事。等到時機成熟,這條公路的勝利將不僅屬於我,也屬於大統領和白鷹合眾國的未來。”

副官一臉憧憬的看向史蒂文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