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路途漫漫,父愛如山(第1/2頁)
章節報錯
還記得很小的時候,可盼望到鎮上趕圩了,特別是三月三和端午節,鎮上可熱鬧了,還有很多好吃的,有艾葉做的餈粑,五色糯米飯,粽子。呵呵。
那在當時的年代,對很多山區裡的小孩子來說,逢年過節到鎮上逛逛,吃上一些美食,可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回村裡都可以在小夥伴面前吹上幾天。只是在了散圩的時候,那就麻煩了,特別是小一點的孩子,走了一天了,小腳丫可累壞了,有不願意走路的,哭著喊著要大人背的。呵呵。
這一路上,父親一改往日少言寡語的風格,給農依婷講了很多事。父親8年的軍旅生涯,要說的事情可多了,為人處世,肯定是一些很有勵志的話語。父親說了,一個人,無論到什麼年紀,都是要面對很多困難的,在困難面前,我們需要如何去做?是逃避嗎?不是!我們需要的是勇敢地去面對,不要畏懼困難,而是應該迎著那些困難,去戰勝它,把事情做好,用智慧和雙手,創造一片屬於自己的藍天。
農依婷心情複雜,並沒有記住多少父親講的話,只是知道高考這一座獨木橋,自己是走過去了,但是面前的大學生活,還需要繼續去面對。不懂過了多久,他們才來到鎮上。今天剛好是圩日當地集散貿易的時日),趕集的父老鄉親還是特別多的,也隨處可聽到叫賣的吆喝聲。
邊遠山區的小鎮,鎮圩並不大,就一條小小的街道,從西來,往東去,慢慢走路的話不用30分鐘就能走完。鎮上也沒有固定的汽車客運站,那些班車習慣了停在鎮東的路邊,班車也沒有固定的發車時間,司機等乘客坐的差不多了,班車才開走。
不過,這樣的邊遠山區圩鎮,卻給了父老鄉親帶來了非常多的便利。每當趕圩的日子,會有許多擺地攤的人,那些攤位緊緊地在街道旁邊挨成一排排。有一些商販嘴巴很厲害的,他們手中拿著一樣商品,小喇叭走去,廣告吹得響,圍觀的顧客就多,什麼治療風溼腰腿疼,什麼便宜好貨省錢物品,一下子就賣出一大堆東西。
也有父老鄉親拿一點農家品出來賣,討點生活錢用,土雞土鴨被關在籠子裡不停地叫喊著,或許它們在哭訴即將到來的命運。
農依婷卻沒有心情去看這熟悉的街道,她和父親好不容易才透過街道,剛巧就看見一輛班車開走了,只剩下烏黑的煙氣在車尾迴旋。
父親託人看管腳踏車後,就去詢問那些班車司機,很不巧,上午去縣城的班車都開走了,最近的一趟等下午從縣城回來的車,而路邊唯一的一輛班車,是等一會去地區的,去地區的班車不經過縣城,每天就兩趟,早上一趟,中午一趟,所以農依婷要趕時間,也只有搭到地區好比地級市)的班車了。要不然去到學校太晚,父親到時不好返回家。
父親只好苦笑地對農依婷說:“也好,去地區近些,到了地區再轉火車去,省下不少錢,火車坐著舒服。”
父親是不放心農依婷一個人去大學,她長這麼大還沒有離開過地區。最起碼,他要將她安全地送進桂西中醫學院大門,才安心一些。
農依婷點點頭:“嗯。”她在縣裡讀的高中,沒有去過地區城裡,以前在電視裡和課本里見過,還憧憬著長大了坐火車去旅行,呵呵,哪一個少女沒有的夢想?
到地區的班車人也挺多,特別是那些要去地區醫院看病的人,畢竟出一趟門不容易。
農依婷他們就先上班車,父親跟一個小夥子說了說,小夥子換了個位置,讓給農依婷他們坐在了一起。
沒等幾分鐘,班車就開了,司機也趕時間,他開到地區車站,還要返回,估計等他回到鎮上已經天黑了。
從鎮上到地區的路,也是山路十八彎,泥坑也不少,有人坐著坐著就開始嘔吐起來。
農依婷頭有一點暈,迷迷糊糊地似乎在坐過山車。
不知班車行走了多久,在一個三岔路口轉了個彎,便走上了一條水泥公路,車速一下子飆高了許多。
公路旁邊有很多農田,還有小溪,竹子和芭蕉,遠處的山也不像農依婷加那邊連綿不絕,而是兩三座山,甚至就一座山孤立在那裡。
農依婷覺得這裡的風景真好看,比山裡好多了。
路上的汽車也多了起來,時而傳來尖耳的汽鳴聲。不過,有一些地方,會有巨幅的露天廣告牌,多是些吹“神奇特效藥”的東西。
地區車站跟火車站在同一條大道,相隔也不遠,所以很多人喜歡坐火車去省城,比坐班車乾淨,速度還快,也更安全。聽說每年往返地區和省城的班車都有事故,特別是那些臥鋪車,曾經有個臥鋪車從山腰滾到山谷的,乘客睡著睡著就醒不來了。
這一次還算幸運,還有一趟火車去省城,不過人還是有點多。農依婷和父親好不容易才能擠上火車,卻是滿滿的一車人。讀了這麼多年書,也知道有火車這種東西,卻從來都沒有坐過。第一次坐火車,第一次離開小地方,心裡多少有點激動。列車開了,窗外的景色變得很快很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是農依婷第一次坐火車,第一次出遠門,所以車窗外的景色,在農依婷看來都是那麼的新奇。農依婷雖然《地理》學得也不錯,但是面對鐵路線上的一切,也說不清車到了什麼地方。所以,農依婷就時常問父親這是什麼地方,那又是哪個縣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