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佳人有約(第1/2頁)
章節報錯
去上了幾次課,大家早已把從歌臚士洋行到海關大樓的路走熟了,文法學院的學生不過四百多名,共有九個大系,僅僅中文系的課程就有二十門,文法兩院子所有課程的林林總總加起來縱有近百門,所以即便是學貫中西的大師,課堂上只有三四個學生上課也是常有的事,最多的時候也不過十幾二十個。各學科開的課即便是外系的學生也可以自由旁聽。
聯大中文系的必修課有“中國通史”和“西洋通史”兩門,“三劍客”上午第一節“三劍客”先是聽了邵循正先生講的“西洋史學名著選讀”,接著又上了錢穆先生的《中國通史》。
錢穆先生四十出頭,圓圓的鏡片後面,一雙不算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嘴唇頗厚,嘴角自然下垂,講課的時候總是笑容滿面。這天他站上講臺第一句話先丟擲了一個問題: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中的“朋”字,是什麼意思?
看似十分簡單,許多同學在下面說是“朋友。”
錢穆先生笑著說:
“非也。”
“實際上,經典中有許多流傳於民間的典故往往都被理解錯了,這個‘朋’字指的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朋友,而是孔門七十二弟子。整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的學問有人可以切磋,是多麼美好。”
大家聽到這裡頗覺新奇,全然對《論語》有了新的理解。
“古代稱學生叫弟子,這個說法頗有些韻味。‘弟子’‘弟子’就是沒拿你當外人啊!以前的師徒和師生關係是跟親情一樣緊密的,所以孔子、朱熹和王陽明死後為他們主持喪事的人,都是他們的學生,卻不是他們的親人。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尊師重道的傳統依舊留存,但中華文化中這種師生、師徒的強烈羈絆卻早已淡了許多了。”
講到這裡,校工敲響了掛在院中的一塊鐵軌,權當做是下課鈴了。
好久沒有好好上過課了,大家的學習熱情都空前高漲,除了自己選修的課程,其他的課程也都去旁聽,賀礎安上完錢穆先生的課便沒有別的課了,他收拾好東西,鼓起勇氣走到梁緒衡身邊。
“我今天沒課了,你下午有時間嗎?”
早在上課的時候,梁緒衡就感受到身後賀礎安的灼熱視線,便故意磨磨蹭蹭地收拾東西。
“可我下午還有兩節課啊!”
“這樣啊,那我便先回去了。”梁緒衡看到賀礎安失落的樣子,撲哧笑了出來。
“我下課的時候你來接我吧!”
賀礎安眼睛一亮,使勁兒點了點頭。
賀礎安從未覺得時間過得這樣慢過,他從皮箱裡取出在安順買的穆桂英的面具,小心擦拭後,和給梁緒衡寫信的筆記本一起裝進了書包裡。他把自己的長衫都攤在床上,躊躇著晚上該穿哪一件。然而他的長衫都有些舊了,領口都有些泛白,有兩件的袖口都已經磨破了,此刻的他十分後悔,為什麼把所有的錢都用來買書了,沒有做一件新長衫,最後還是選了其中一件看起來最新的深藍色長衫。
陳確錚和胡承蔭上課回來,看到賀礎安已經穿好長衫,正在對著鏡子整理頭髮,都抱著看好戲的態度坐在床上看他。
“賀老師,認識你這麼久,也沒見你這麼上心地捯飭自己,看來晚上定是佳人有約了?”
“老陳,這還不是明擺著嗎?賀老師,看來今天是要表白啊?”
“我已經表過白了。”
“什麼?你表過白了?什麼時候?我們怎麼不知道?”
“在步行團要出發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