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遇上藍茵,也許是對自己一種救贖

王遙的諸多小動作,凌天絕是置之不理的,或者叫嗤之以鼻。

他和茵同窗了三年,甚至是同桌,雖然後來暫時自己身高太高,因擋住前面同學,就調在後面坐了。

但藍茵一直把自己當做她的保護神,暗地裡凌天絕真是這樣想的。

他一直有一種感覺,感覺藍山就只是茵的大哥一樣,沒有那一種感情。

現凌天絕的內心世界,首先是一片被數學知識浸潤的沃土。

他對於數學的熱愛,就像是一顆種子,在他年幼時就已悄然種下,並且隨著歲月的流逝不斷生長壯大。

從他記事起,數字和符號就像是有魔力一般吸引著他。

在他眼中,數學不是枯燥無味的公式和定理堆砌,而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世界。

每一個數學問題都像是一個等待探索的寶藏洞穴,裡面藏著無數珍貴的寶石。

當他第一次解開一道複雜的數學題時,那種成就感,如同攀登到高山之巔,再俯瞰大地時令人陶醉。

他對數學的追求是深入骨髓的。在別人看來可能難以理解,為什麼一個年輕人會花費如此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那些抽象的概念。

但對他而言,這不僅僅是為了獲得榮譽或者認可,而是源於內心深處的一種渴望。

他渴望揭示數學背後的真理,探尋那些隱藏在數字和符號之間的規律。

這種追求讓他廢寢忘食,即使是在深夜,當整個世界都陷入沉寂時,他的房間仍然亮著燈,他在草稿紙上不停地演算著,彷彿在與數學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

然而,凌天絕並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數學天才。他同樣要面對來自外界的各種評價和壓力。

有些人將他視為天才,認為他是數學界的未來之星;也有些人對他抱有質疑,覺得他年紀輕輕就能取得如此成就,背後一定有什麼特殊的原因。

但無論外界如何評價,凌天絕始終保持著一種平靜與自信的態度。

他知道自己的實力來自於哪裡,那是一次次刻苦鑽研、無數次失敗後的總結與反思所積累起來的。

他不會因為別人的讚美而驕傲自滿,也不會因為別人的質疑而氣餒退縮。

當有人稱讚他是數學天才時,他會微微一笑,禮貌地表示感謝,然後繼續投入到自己的研究中。

他明白,這些讚美雖然是一種肯定,但也可能成為一種束縛。如果過於在意這些外界的評價,可能會讓自己偏離了原本的方向。他的目標是超越自我,而不是迎合他人的期待。

而對於那些質疑的聲音,他則選擇用行動來回應。他相信事實勝於雄辯,只有透過不斷地取得新的成果,才能讓那些質疑者看到自己的真實實力。

他曾經遇到過一些人,他們質疑他的解題方法是否真正有效,甚至懷疑他是否有抄襲的嫌疑。

面對這種情況,他沒有急於爭辯,而是耐心地將自己的解題過程詳細地展示出來,用嚴謹的邏輯和準確的資料證明了自己的清白。最終,那些質疑者不得不承認他的才華。

在數學界,競爭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像凌天絕這樣一位年輕的天才,他必然會面臨來自各方的競爭壓力。但他對競爭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

他認為競爭是一種動力,而不是阻礙。他把競爭對手看作是促使自己進步的力量。

每當他看到其他人在某個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時,他不會感到嫉妒或者沮喪,而是會仔細研究他們的成果,從中吸取營養,為自己所用。

他深知,在數學這個廣闊的天地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特長,只有透過相互學習和借鑑,才能推動整個領域的向前發展。

年少時,人們只看到他是位冷酷天才,但他的內心卻是需要溫暖的。

所以他用業餘時間,接受了家裡的公司幫著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