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清雲山(十)(第1/2頁)
章節報錯
待大家在帳蓬裡面休息了近一個多小時後,小茵仍然睡得很香甜,不見其醒樣。
“我們還是回去吧!這小茵也不知什麼時候才會醒?瞧瞧又起黑雲了,不知道等下,會不會又要下大雨或者颳大風?舒月,小山,你們說呢!”藍雲看了看外面天色,發現又有烏雲籠罩過來了,微風也在耳邊拂過,禁不住有些擔憂地說道。
“好吧,還是先回去了!下次再來看看,這裡實在太古怪!……”藍山也接著叔叔的話說道。
“媽咪,爹地,大山哥,我要看紅紅梅花!”藍山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聽到小茵的聲音傳了過來。
“好,好,好,看紅紅梅花!”藍雲趕緊哄道,並抱起小茵,向外面走去。
大家走到外面,仔細一看,不只是烏雲,現突然間又似天地變色樣,黑沉沉的天空四周,皆整片整片黑嗖嗖烏雲壓過來,連頭頂上都彷彿撒入了黑幕——天黑了嗎?藍山禁不住想,也太快了吧!
小茵也被這黑圧壓的突之天色,嚇得哆嗦了下!趕緊躲到爹地懷裡面,小小聲地對自己爹地說:“爹地,小茵不看紅紅梅花了,我們回家吧!我有點怕……”話還沒說完,小腦袋已使勁往藍雲懷裡面,藏得更深了!
這時,呼呼的風聲飛速而過,撐起的帳蓬也呼啦一聲,他們還沒來得及收起,已被吹飄起,只聽嘩啦一聲音,爛了不說,吹成幾大絮片,隨風而去了!
危急中,他們想起了剛才來時走的奇怪山洞,或許,在那裡可以避一避,也好!
當藍雲一邊抱著小茵哄著,一邊幫著收拾一些來時帶來的東西。藍山則抓緊把整理好的東西,放到肩膀上,也一邊扶住阿姨向前走去——阿姨身子不好,這狂風又不長眼,看著蹣跚行走的舒月阿姨,藍山接住了她手中的東西,並一手握住她的手,艱難地向前走去。
走了一陣,看著阿姨臉色越來越不好,藍雲便把小茵交給了藍山,自己則準備背起舒月向前繼續走……
這時,奇怪的事又發生了,他們怎麼又看到一個山洞,大家互相對視了一眼,卻不敢進去……
小茵這會兒卻哭了起來,她用小手指了指前面。大家順著她的手向前看去——這清雲山怪事真是多呵!那前面怎麼又是一片竹林,或許,那裡也可以避風,躲雨……
正當大家準備邁步去那裡時,咦,那竹葉上飄浮著的薄薄白色,不是雪花嗎?他們只稍微站了沒到一分鐘時間,竹葉梢上的白雪顏色反而更深厚了!
無奈下,不想在雪花中前行,也不想被狂風吹著驚心,只能,也是唯一的一條路就是,走入洞中了。
這次,走進洞裡面,仍然有很幸運的怪事發生:外面看起此山洞很小,可進來後,才發現,真是洞內另一片天地啊!裡面整潔得一塵不染不說,那石桌子,石凳子,連茶几都有,彷彿這裡面有人住過一樣。
大家也不再有任何疑心地坐下來歇息了!小茵則悄悄露出了小腦袋,向四面瞧瞧,那水汪汪的大眼睛,好象小小鑽探器一樣,看得可仔細了!
藍山也向四處看了看,發現石洞裡面的一個角落,好象隱隱有點微微光芒一樣——他心裡奇怪,這山洞裡面一般都應該是黑暗一片,可他們進來不但感覺不到黑,這裡面的一切擺設皆能看得清楚,是不是那裡的那點光線映照過來,好象這怎麼又有些不合邏輯啊!
“媽咪,爹地,大山哥,快看啊,快看,那裡有綠綠的光耶!好亮呵!好亮!快過來看,快點過來吧!快點啊!”小茵妹突然發出很大的驚歎聲,催促大家快點過去看。
藍山也覺得奇怪,這小茵未免跑得太快了!光聽到聲音,人卻沒看到,就轉眼的功夫,這小精靈喲!真讓人不省心!
尋著聲音,藍山徑直往裡面走,走到一個巨大的岩石邊,那岩石是鐘乳石石灰岩,小茵就趴在那裡,地下有水,應該就是地下水,匯聚而在此山洞內——因這裡明顯比剛才進來的地方地勢偏低一些,山間各處水匯入此,成一個‘陰暗’地下河。如果說‘陰暗’還算尋常,可這裡面卻是洞外有天,綠光幽然……
成千上萬的螢火蟲在巖洞內熠熠生輝,燦若繁星,這些發光體是當地一種螢火蟲的幼蟲。它們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奇妙的景觀。原來,這就是人們傳說中的“螢火蟲洞”,曾也揚名世界,很多時候,人們都認為傳說就是傳說,並非真實!可如此看來,這世間傳說,非空穴來風耶!
石灰岩是由無數的海洋生物遺留物的化石所形成的,清雲山”螢火蟲洞“3千萬年前是在深海底下,這2千4百萬年來,螢火蟲洞經過無數次的地質變化,如:地殼變動及火山活動等。
許多堅硬的石灰岩受到扭曲變形並且被帶到海平面上,爾後經過雨水侵蝕,形成許多的巖縫。
雨水與空氣中帶著微酸的二氧化碳,日積月累地侵蝕,使得巖縫逐漸擴大成為密集處層層疊疊,稀疏處微光點點。遠遠望去,彷彿置身於太平山上,觀賞星羅棋佈的萬家燈火。群星倒映在水面上,如萬珠映鏡,美不勝收,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螢火蟲巖洞景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經過推算估計大約100年的時間可以形成3立方公分的鐘乳石,不過也會因著地形結構、植物機能、石灰岩深度、內外環境氣候、以及洞穴形成的年數,影響鐘乳石形成的速度。
兩個並排的鐘乳石會因為不同的水流途徑,而各有不同的形成速度。
昏暗中一直走到洞穴深處,順著那些岩石側縫中的綠色暗光指點,你就會看到側面岩石上一片綠白色微光。
微光下是無數條長短不一的半透明細絲,從洞頂傾瀉而下。每條絲上有許多“水滴”,極像晶瑩剔透的水晶珠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