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凋零的青春(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一次生離死別,是婆婆車禍去世時,那時,她格外的平靜,平靜的讓眾人不解。
“這個人真沒良心啊。別人哭得那麼傷心”,她卻連一滴眼淚也沒有。這次也一樣,這次面對的是她的好朋友。這次沒有幾個人認識她,所以她只是以一個朋友的身份站在外面。
她看到人群中唯一哭泣的老人,她好像是彥君的姑媽,她巨大的哭聲打破了寧靜的靈堂,她的侄女是年紀輕輕便去世了,按她們那個地方的傳統,是沒有資格進入祖墳的,現在剛好是喪葬制度的改革時期,遺體只能被火化,她安靜的躺在一個黃色的盒子裡,她看著她是那麼的小,而她活著的時候是多麼的活潑愛笑,她靜靜的躺在哪裡,已聽不到外界任何聲音,她們被隔在生與死的兩端。
她是學校的一名可愛的老師,與病魔鬥爭了很多年,她現在走了,全校同事來送她最後一面,校長致辭:“林彥君,生於1987年,卒於2019年。。。。。。是一個優秀的人民教師。”短短的幾句話便概括了她苦難的一生。
敏君似乎聽到有個老同學在抹眼淚,強忍的情緒,不覺也落了淚,偷偷擦拭掉了。心裡感慨萬千,其實人的一生就是如此短暫,生老病死,人人都要經歷。
在面對死亡這個巨大的命題時,人才會真正意義上的清醒,平時是麻木的,20歲時,以為大把大把的時光在前方等著,認為我可以改變這個世界,等過了30歲,才發現,其實真正的青春就那麼十年,愛過了傷過了,青春並散場了。
就像年少時,彥君曾經常說:“我希望從今天起,不要再流淚了,不為情哭,不為情傷,不為情痴,只是單純的活著,只是簡簡單單的看著陽光,就幸福了。”
時間讓單純的心靈變得日漸成熟,讓少女多愁善感的夢變得雲淡風輕,生活呀,你什麼也沒有給她,卻又奪走了她的母親,她的父親,她的心靈,奪走了她的生命,如果生命可以再來一次,她一定不會選擇那麼悲傷。
“秀秀”敏君聽到耳邊響起一個低沉的男聲,這個小名好久沒人叫了,自從彥君活著的時候,她說過她要為自己改一個名字,叫朋友不要叫她以前的名字,我們就叫她彥君,可她永遠是秀秀。
“你是?”敏君問。
“原來,她真的走了。”他抽泣著低聲說道。
敏君曾經聽過彥君提過一個男孩子,莫非就是他。
“原來他記得你,真好,秀秀。”敏君再心裡說道,情緒儘量控制的不失分寸。
也許,世界上每一個平凡的人,曾經都被守候過吧。
有過,還有什麼遺憾呢?
你來過一陣子,我卻記得你一生。
如果終極命運終是消失再這個世上,那愛已經讓生命定格再永恆的瞬間。
“你是敏君嗎?”男生問。
“是的。”敏君決定告訴他事情的真相。
“這是我寫給彥君的日記本,我已經珍藏十年了。”
“為什麼以前不送給她?”
“我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