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倆一起去了託管班接孩子,三個孩子看到今天是父母來接他們,都很開心,蹦蹦跳跳的出來,一直在嘰嘰喳喳的說著在託管班發生的事情。

大寶:“媽, 我能不能上小學 ,總感覺,這裡的小孩,一點也不成熟。”

二寶:“確實有點不成熟, 不過,去上小學的話 ,是不是會有很多作業,我可以上,沒有作業的小學嗎?”

小寶:“媽媽,兩個哥哥都沒有我乖,我都聽媽媽的,媽媽就讓我上託班,我就上託班,媽媽讓我上小學,我就上小學,不管在哪裡上學,我都會好好學習的。”

聽到小妹這麼會說哄人的話,兩個哥哥的白眼都快要翻到天上去了, 小妹總是這樣,明明是商量好的事情,一起跟爸媽說這事,現在都已經說出來了,小妹卻來了這麼一招,突然就感覺,他們三個的小船,瞬間就已經翻了。

“你們的年紀還小,現在想上小學,還早著呢。”

周恆回了他們一句,抱著女兒,走在前面,對待兩個兒子,只會告訴他們一句,跟緊走過來,重女輕男,表現的太過明顯,好在,兩個兒子也習慣了家裡這樣的模式 ,小妹是最小的一個,會受寵也是可以接受的,在託管班裡,他們也會把小妹保護好,不讓小妹被人欺負。

“放手,這是我女兒,是我一手養大的,跟你沒有關係 ,跟李軍也沒關係,你們.......不要再來找我們母女就行。”

“ 死丫頭,你在胡說八道些什麼?兒子現在已經過繼給你們了,不用你生,白得一個兒子,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還搬出來 ,還提離婚, 你真是作死,好好的日子不會好好過,是不是缺心眼。”

人群裡面,有兩個女人在拉拉扯扯的,說話聲,還夾雜著孩子的哭聲,林真也聽不太清楚在吵什麼,不過周恆的視力好得多,而且,他有身高優勢,站在人群裡面,可以清楚的看到, 裡面在拉扯的人。

“是劉小月。”

周恆低聲告訴林真,畢竟以前在家屬院住的時候,當過鄰居,所以,才能一眼認出來。

聽到這個名字,林真還反應了一下,首先回想到的,就是劉小月被李母打到流產的那個模樣,臉上全是傷,下身還在流血,哪怕是現在回想起來,也覺得她很可憐。

讓周恆先把孩子帶回車了,林真往前擠了擠, 好歹也是相識一場 ,還是想要看一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

“ 好日子?什麼是好日子?讓我養著我哥的兒子,然後把我親生的女兒送到鄉下去養,這樣的好日子,你問大家,有誰想過的,我送給她。”

劉小月朝著劉母怒吼,她這幾個月,過的一直是水深火熱的日子,也不知劉母是不是瞎,她幾乎每天都在以淚洗面,劉母什麼也看不到,竟然還說,她是在過好日子?

哪裡來的好日子啊,自從家裡好了過繼的事情,根本沒有人在意,劉小月是不是同意這件事情,李軍點了頭,沒過幾天,劉母就抱著孩子來了家屬院,徹底的住了下來 ,每天就負責帶孩子,當然,帶的只有剛過繼的兒子,劉小月生的女兒,哪怕是走到劉母的面前,叫一句外婆,得到的回就,只有劉母惡狠狠的三個字:賠錢貨。

自己辛苦生下來的女兒,在自己的家裡,還要被人如此對待,劉小月自然是不能接受的,跟劉母吵過,鬧過,也沒有任何的改變,劉小月找李軍,想讓李軍幫著勸一下劉母,不管怎麼說 ,女兒也是李軍的親生骨肉,總這麼被欺負,當爸的, 也該站出來維護一下吧。

可是,李軍的回答只有那麼兩句話 :那是你媽, 你都勸不住,我能勸得動嗎?再說了,女兒也大了,也該懂事了, 忍讓一下就過去了,非要把家裡鬧的成為家屬院的笑話,你才滿意嗎?

什麼叫心寒 ,真的是無力反駁,沒法改變的那種感覺,讓劉小月一直都在痛苦中掙扎。

她也想過,要不然,就算了,以前是因為沒有兒子,李家人看不起她,李軍也不喜歡她,可是現在,已經有兒子了,雖然是過繼的,可是兩家人都是同意的,以後這個兒子,會成為她和女兒的依靠 ,要不然,就這麼過下去吧,誰家的婚姻不是一地雞毛,好在,她和李軍這間,不就是差一個兒子嗎?現在,兒子也有了,以後的日子,還是能過好的。

這樣的想法一出現,劉小月也是這麼做的,女兒自己帶,對那個兒子也稍微上心了些,孩子快一歲,正是學叫人的時候,她會抱著孩子,教他喊媽媽,可是,只這麼一個理所應當的舉動,讓她捱了劉母的一個巴掌。

劉母說:“你嫂子把孩子過繼給你們,已經是大度了,這個孩子會給你們養老,也會跟李家姓,可是,叫媽這事,你嫂子不同意的,那是她十月懷胎辛苦生下來的孩子,這聲媽得喊她,怎麼能喊你,你可別得寸進尺。”

聽到劉母這話,劉小月只能捂著自己的臉哭,不是因為兒子不能叫她媽而罵,而是哭自己,怎麼會這麼傻,竟然還會想著要跟李軍好好過日子,竟然還會想著,要讓這個兒子,成為自己和女兒的依靠。

嫂子讓劉母過來帶孩子,其實就是不想讓孩子把生母給完全忘記,劉母時常會在孩子的耳邊唸叨:這是你姑姑家裡,她可不是生你的人,你只是生活在李家,身上流著的,可是我劉家的血。

這些話,劉母都是當著劉小月的面說出來的,既是對孩子說的,也是對她說的。

想讓孩子明白,哪怕是生活在李家,哪怕姓李,那也不能忘記自己是劉家人的身份。

也在提醒劉小月,別以為嫁了人,給李家生了個女兒,就可以不管孃家,再怎麼說,劉家才是根,以後,對待過繼 來的兒子,得比女兒好,只因為 ,她是劉家人,這一點,得記過記在心裡。

喜歡七零:不嫁知青,嫁軍官請大家收藏:()七零:不嫁知青,嫁軍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