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燒火做飯,他們怎麼活?

一開始,他們倒是還往山上去了幾次。

只是撿柴火說的輕鬆,幹起來卻累人的很。

尤其是他們得在下工了之後去撿,心裡感覺會更加累。

一次兩次的,他們就自己放棄了。

看著村裡到處玩的小孩,知青們有了主意。

一開始,大家也只是用糖果餅乾什麼的跟小孩們交換柴火。

後來糖果什麼的消耗的快,他們就提出給錢買柴火。

村裡人用的柴火,山上多的是。

只是知青們不想付出自己的勞動力,這才想著用錢還。

這事一開始,也只是偷偷摸摸的去幹。

可看村裡沒人說什麼的時候,知青們也大膽多了。

他們甚至都有各自固定的小夥伴,有的人的錢是日結,有的人則看情況給錢。

小孩子們也不怕知青們反悔,畢竟他們的勞動力確實付出了。

要是知青不給錢,那他們的家人可是會去鬧的。

也因為這些知青們的一系列操作,讓大多數人以為他們都是沒成算的大少爺們。

手裡有兩個錢,就全給造了。

這不,老知青們種的西瓜,就有不少人想換給新知青。

隨著西瓜苗的一日日長大,被泉水最佳化過的土地,成長的西瓜苗子自然更好。

溫暖這些天下了工之後,每天都要趁著天還沒黑去自留地瞅瞅。

看著那些西瓜蛋子越長越大,溫暖的心就越是滿足。

而她自留地,現在也跟去年一樣,種了一分地的土豆和紅薯。

她這一年的飯量起伏不大,今年的花費更比去年要少的多。

所以,溫暖覺得她種植和分的糧食足夠自己吃的。

至於西瓜嘛,溫暖是不打算賣的。

等西瓜成熟了之後,她打算將那些吃不了的西瓜儲存在地窖裡。

當時溫暖挖的地窖,在這一年就沒徹底空下來過。

去年地窖才挖好,溫暖就去山上撿山貨什麼的放進去儲存。

之後,就是整個冬季都儲存糧食。

等來年的時候,地窖裡的糧食在減少,氣溫也在回暖。

等天氣暖了,山上的山貨也能撿了。

至少,溫暖就撿了不少蘑菇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