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信念感(第1/3頁)
章節報錯
至於一些節假日,學校也是放的。
比如國慶節,比如秋收。
遇上秋收,村裡的小學是要放假的。
這樣,也讓所有的學生和老師一起下地,跟著大家搶收。
畢竟在這個年代,糧食大於天。
讀書可以之後再說,這糧食可不能錯過時機。
學校也有放寒暑假,至於假期,也會進行相對的調整。
對於這個,不少知青就有意見。
這其中,新知青最為活躍。
不過這事不由他們主張,村裡也不怕他們鬧事。
畢竟現在頒佈的各項規定,都是跟著公社的學校來的。
他們師出有名,就算是上面的人知道也不怕他們批評。
上學對於村裡的小孩子們來說,是一件新奇的事。
在此之前,村裡人談論讀書人,要麼是羨慕人家能供得起一個高中生,要麼是羨慕有文化的人得到了好的工作什麼的。
而他們這些小孩,自小就沒見過學校長什麼樣。
所以,在村裡建學校的時候,他們就圍在外側觀看。
小孩子們不懂,可他們會聽會看啊。
每天回家,都能夠聽家裡人說關於學校的事。
對於村裡小孩上學免費的事,大隊長一早就給宣傳出來。
這下,就讓不少家庭拮据的人家鬆了口氣。
村裡人懂的不多,可也知道,讀書對於他們這些在地裡刨食的人來說有多重要。
在古代,一個農家要想培養出一個讀書人,幾乎要窮盡家族之力。
而他們現在,想要讓自己的子孫出息,就不能跟自己一樣在土裡刨食。
下地幹活,是他們莊戶人家最後的選擇。
要是有好的出路,誰家不想?
農村人雖然見識少,可也知道,那些當大官的,沒有幾個是文盲的。
就算對方一開始是,之後也會努力讀書識字,擺脫自己文盲的身份。
不然,都不會有好的未來。
當然,這也有大隊長給村裡人普及的緣故。
村裡這些年當兵的也不少,可那些有官職的人,大多都是有文化基礎的。
沒文化,還不知道努力上進的,只能等到退伍回家。
而退伍,也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轉業,可以從軍人換另一種工作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