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晚上,創業三人組約定在社群體驗店用一頓火鍋,開啟事業的新篇章。

朵朵被送到同學家玩了。

他們三個人啤酒火鍋,熱氣騰騰。

祝賀蘇麥柔的新事業紅紅火火。

吃到七成飽,人也微醺的時候,話題也切入正題。

蘇麥琪先起頭:“曼琳,姐姐說你想留在雲城一起創業嗎?”

“對啊,我要和麥柔一起,把咱們的工藝品店做大做強!”林曼琳嘻嘻笑著,一副豪情萬丈的模樣。

蘇麥琪沒有跟著她的調調走:“曼琳,咱們先不喊口號啊。姐姐擔心,這個廟太小了,你留下來太屈才。

這畢竟是麥柔姐,剛做的一個小專案,未來怎麼樣,也不知道;你眼下的資歷個能力,是可以在成熟公司有很不錯的發展的。”

看見蘇麥琪認真地樣子,林曼琳也嚴肅起來:“那我也說說我的想法吧,畢竟以後一起做事,大家開誠佈公,瞭解彼此的想法,以後才能更好地合作。”

“我理解你們的擔心。但你們也瞭解我,一向我行我素慣了。不會按照社會的標準做事。我只按照自己的標準。”

“我想留下來和麥柔一起創業,是因為我看好這個專案;這幾個月,從產品到銷售,咱們一路跟過來,我相信這專案未來還是有很大潛力的。

而且我喜歡和麥柔一起工作的感覺,充滿了熱情和創造力。也不怕你們說我嘚瑟,我投胎的時候,就已經財富自由了。我也不在乎那些虛名,也不需要靠掙錢來證明自己。

後半輩子,我就想體驗那些我喜歡的,我熱愛的事情。

我現在最想體驗的就是和蘇麥柔一起,嘗試著把這個專案做起來,不管最後成敗如何,做到什麼程度,我都不會後悔。”

林曼琳這段話說完,蘇麥柔直接舉起了杯子:“敬你,合夥人!我本來之前有很多的擔心。我不想因為自己的自私,讓你失去更好的機會。

也是我不自信。覺得自己做的事情太低端,這個專案太小了。

有你這些話,我就沒有負擔了。我也很想把這個專案做起來。那咱們就一起來創造吧。”

三個人的酒杯碰在一起。

一飲而盡。

每個人的心裡都像燃燒著小火苗一樣,興奮。

在蘇麥琪的見證下,蘇麥柔和林曼琳約定,兩個人採用合夥制。

蘇麥柔佔60的股份,林曼琳佔股40。

蘇麥柔負責產品線規劃,生產和製作,發貨、客服等相關工作流程。

林曼琳負責品牌宣傳,網店營運和營銷策劃。

三個人一邊喝著小酒,一邊頭腦風暴。

最後起了新的品牌名字:“柔琳工坊”。

“柔”代表著柔韌和靈活性,暗示著品牌能夠適應市場變化和顧客需求。

“琳”則象徵著貴重和美好,給人以高貴、精緻的印象,展示品牌形象和定位。

“工坊”一詞帶有傳統手工藝人的意味,讓人聯想到古老的手工藝和世代相傳的技藝,強調了品牌對傳統手工藝的尊重和傳承。

同時也代表著手工藝的精細和專注,意味著每一件產品都是經過精心設計和手工製作的,蘊含著匠人的心血和對品質的追求。

這個名字融合了柔美與力量,傳統與現代,以及手工藝的精細與創新。

簡潔而富有詩意,易於記憶,有助於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傳播。

三個人都非常滿意。

聊到激動處,蘇麥琪喊著,這麼美好的事情,你們不能把我丟下,我也要參股。

最後分別是從兩個人手裡各要了5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