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沈氏珠寶總部依然燈火通明。

設計部的會議室裡,沈清歌站在長長的展示臺前,仔細審視著面前的設計圖紙和樣品。

一排排珠寶設計草圖在燈光下泛著瑩潤的光澤,每一張圖紙上都密密麻麻地標註著各種引數和備註。

"這個系列的定位是年輕、時尚,但又不能丟掉沈氏的優雅底蘊。"

她指著其中一張設計圖說道,聲音裡帶著少有的疲憊,卻依然清晰有力:

"我們要在設計上做減法,讓整個系列更加簡約輕奢,既要保持品質,又要讓價格更親民。"

設計總監趙雯點點頭,在筆記本上快速記錄:

"您說得對,現在年輕人更喜歡簡約的設計風格。這個系列我們主打輕奢路線,價位定在兩萬到八萬之間,正好填補這個市場空白。"

沈清歌的目光掠過那些設計圖,在一枚戒指的草圖上停留片刻。

那是一枚造型簡約的鑽戒,主石並不大,但周圍環繞著精巧的碎鑽,在燈光下熠熠生輝。

設計師採用了獨特的切割工藝,讓這枚並不昂貴的鑽戒看起來格外璀璨。

"這個設計不錯,"她拿起那張圖紙:

"年輕人最喜歡這種既有設計感又不會太張揚的款式。"

趙雯連忙解釋:"這個系列我們借鑑了一些網紅款的元素,但在工藝上做了很多創新。

比如切割方式,可以讓鑽石的火彩更好,視覺效果能達到更高階的水準"

沈清歌微微點頭,眼神中閃過一絲滿意。

她知道,這是沈氏珠寶轉型的重要一步。

雖然不甘心要放棄高階市場的爭奪,但現實逼得她不得不做出選擇。

自從辰星在高階市場站穩腳跟後,沈氏的高階系列銷量就一直不盡如人意。

現在海氏入股,正是調整市場定位的好時機。

"這個系列的命名我考慮叫'星願',"她放下圖紙,走到窗前。

窗外的城市霓虹閃爍,遠處的高樓大廈如同璀璨的星河,在夜空中綻放光芒。

"年輕人都喜歡浪漫的寓意,'星願'這個名字既有夢想的色彩,又暗示著閃耀的珠寶。"

設計團隊紛紛點頭稱讚,有人已經開始構思宣傳文案。

沈清歌轉過身,目光掃過會議室裡的每一個人:

"這個系列對沈氏來說很重要。我們要在兩個月內完成所有準備工作,爭取在暑期檔上市。"

"兩個月?"趙雯有些驚訝,"時間會不會太緊了?要做好所有細節和質檢,一般需要至少三到四個月。"

"沒時間了,"沈清歌的語氣堅定,"市場變化太快,我們必須搶佔先機。

暑期是年輕人消費的黃金期,錯過這個檔期,就要等到年底了。"

她走回展示臺前,手指輕輕撫過那些樣品:

"所有人都要加班加點,質量標準一點不能降低,但效率必須提上去。

這是沈氏轉型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散會後,沈清歌獨自留在會議室。

她站在落地窗前,望著遠處辰星總部大樓的霓虹招牌,心中五味雜陳。

曾幾何時,沈氏珠寶在高階市場是老牌子的象徵。

哥哥也一直希望父親創立的品牌,在兄妹倆的手裡更上一層樓。

在設計和產品的把控方面,哥哥非常信任沈清歌,一直是給她全權負責的。

可這一年來,沈氏珠寶卻被辰星一系列的組合拳,打得喘不過氣來。

逼得她不得不轉向另一個賽道。

但她並不甘心就此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