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拒死(第1/2頁)
章節報錯
半月後,魏帝所派的御史抵達濠州。此時裴皎然身體已然大好,在州廨與兩位御史會面後。二人辭別她,前往州獄提審袁公臺。
親自送了二人離開,裴皎然負手立在廊廡下,抬頭望著天際,唇梢微揚。今日比起前幾日還要寒涼不少,但依舊有鳥兒棲在枝頭鳴叫著。
站了一會,裴皎然折身往公房走。入內抄錄起她先前委託李休璟,替她整理的名錄。有罰必有賞,她這次出使濠州,若無隨行軍士拼死保護,未必能以這樣的場面收場。故此該賞的還是要賞。
只是在賞上也得把控好度。她提筆在奏疏上先寫下韋皋的名字,肯定了其此次相助的功績,又不忘點出揚州舊屬, 而沈雲舟她未過多提及,只說這次開河與限佛一事,皆有其從中周旋。給這二人請賞 ,達到此程度便可。餘者是由天子定奪結果。
主政官的封賞已經記下,餘者的功勞便容易得多。分好等級,分清批次,讓人明白遠近親疏的區別,正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如何攬人心,便體現於此。揚州和淮南兵皆有助力不假,但二者都不是她關係密切的盟友,封賞自然不能超出神策,只需達到他們滿意的結果。
“你不去州獄看看?”
聞得周蔓草的聲音裴皎然抬頭,“我去做什麼?反正袁公臺也說不了多少話。”
屈指叩著案几,裴皎然挽唇。她已經命人將案卷呈送給那兩位御史。事發當日,有不少人瞧見袁公臺在城外伏殺她。另外,還有卷宗寫明從武庫失竊,到推諉朝廷政令,都系袁公臺所為,但也有人說還曾看到內侍幾次出入過州廨,且都是夜裡。而且幾乎都是袁公臺親自送出去。
“看樣子這局你又贏了。”周蔓草微喟。
“我不該贏麼?等袁公臺的事一了結,我們就回揚州。明年一開春,便能動身回長安。”
“你來江淮走這一遭,也不容易。不過收穫倒是不少。”周蔓草飲了口茶,“只怕用不了多久,便能瞧見你再上一層樓。”
聞言裴皎然笑而不語。
直到暮色時分,那兩位御史才回來。
看著一臉疲色的二人,裴皎然囑咐僕役去讓廚房擺膳。晚膳都是嚴格按照御史出行的標準備的。
兩位御史看了看,微笑著點頭。
待僕役撤膳後,二人對視一眼。
高御史道:“這袁使君愣是不肯承認自己勾結逆賊,伏殺朝廷命官一事。”
“這也難免。此事看似沒有牽連太廣,但如今有人言曾見內侍多次出入州廨。訴訟大開之下,朝中不免有流言互攻,致使內情混淆。”裴皎然斜眄二人一眼,嘆道:“為今之計,除卻審問袁公臺外,還得細查究竟是哪個內侍進了州廨,又說了什麼。以及其背後黨羽都有誰。”
兩御史聞言皆蹙眉。二人所知曉的,都是旁人口中陳述,實情如何並不知曉。可偏偏又有人說有內侍多次來州廨,且是在事發前一段日子。想要知道更多,就必須在旁人身上下功夫,讓案情繼續擴大,才能深挖背後真相。
未等二人再開口,濠州長史一臉急色地跑了進來。看了眼裴皎然,又看向兩御史。深吸一口氣,道:“裴相公,袁使君在獄中自裁。”
話音落下,那兩御史騰地一下站起身。對視一眼,“這怎麼會?”
“一道去看看吧。”
一行人到達州獄時,袁公臺的屍首還擺在他原先的牢房裡。一根筷子正好插在他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