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一下2008年bj奧運會的一個分組情況和賽制。

一共12支球隊,分在了ab兩個小組,小組內迴圈賽,小組前四進八強。

然後按照a1 vs b4、a2 vs b3、a3 vs b2、a4 vs b1

的規則,決出四強,再以類似的規則決出最終的冠軍。

然後看一下分組情況:

a組:阿根廷、澳大利亞、克羅埃西亞、伊朗、立陶宛、俄羅斯

b組:安哥拉、華國、德國、希臘、西班牙、漂亮國

這個分組和賽程早在奧運會開始前一個月就公佈了。

這也是為什麼姚日月、易建聯他們之前會那麼早就回國的原因。

因為一開始……就是最難打的硬仗!

雖說小組賽並不是淘汰賽,以華國隊的實力就算輸了也不會影響最終晉級。

但今年奧運會想要奪冠,不可能避開的了漂亮國隊。

所以這場比賽,即是雙方互相試探摸底的過程;同時贏了的那一方,在心理上肯定也會建立優勢。

或者換種說法,這場比賽勝負不決定太多東西,但又會決定很多東西。

不止是男籃重視,球迷賽前也是各種組織號召。

結果到了比賽當晚,五棵松球館幾乎清一色的全是國內球迷。

那些國外球迷的很多票,差不多都被國內球迷以各種渠道給高價收購。

管中窺豹,這時候就已經見識到國人的有錢,和強大的購買力了。

而且現場常規的一萬八千個座位根本不夠,最後場館加了兩千個座位。

兩萬人的球館,跟大部分nba級別的球館座位數都一樣了。

五棵松球館是為了奧運會專門建造的籃球比賽場館,他的漏斗型四面屏也是和nba一模一樣的。

再加上nba的計分系統,還有先進的燈光和音響,甚至直播鏡頭等。

這就是一個nba級別的比賽場館。

這時候老生常談,再提一下比賽場館對直播的一個影響問題。

很多人都會說cba和nba直播上給人的感官差距很大,可是到了現場,cba也一樣刺激。

根本原因,就是在這些硬體設施方面。

你看bj奧運會時的籃球比賽,甚至你看bj隊的比賽,那感覺就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