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點上,銀箭“獨樹一幟”地允許兩位車手在安全完賽的條件下自由競爭,而不是像一些車隊透過“車隊指令”進行調停。

“我們欠所有人——觀眾和媒體——一場真正的比賽,讓兩位車手自由比賽,”銀箭運動總監慕謙在西漠排位賽後說。

回想一年前在烈陽賽道上,時任領隊陳楚朗要求羅世博不要進攻成風,因為車隊需要第三、四名的成績,12個月之後,銀箭的氣魄讓人肅然起敬。

慕謙沒有食言,雖然“戰勝隊友”是一級方程式賽車聯賽車手“生存法則”第一條,但慕謙對手下的愛將絕對信任。

對於內戰,羅世博是這樣理解的:“內戰只可能有積極意義,因為那意味著我們佔據第一排的發車線。

作為隊友,你不能太瘋狂,因為我們同時也是為銀箭比賽,我們的工作是為銀箭取得好成績,幫助銀箭成為一級方程式賽車聯賽的一流車隊。

只要每個人心裡清楚身上的責任,就不會有問題。”

成風同意這條“底線”:“我們都知道自己的責任,車隊希望我們有競爭。只要兩輛賽車以正確的位置透過終點線,能夠為車隊帶回應得的積分,我們就被允許這麼做。”

銀箭縱容兩位車手內戰的邏輯很簡單,如果y05賽車能統治賽季,就算某場比賽不幸擦槍走火,還能透過其他比賽彌補,因為對手無法趕上自己!

這不正是2188年的梟龍?既秉承體育精神又能為車隊帶來良好的口碑。

但是,車手要戰勝自己的隊友究竟有多麼困難?

“與隊友競賽比與駕駛其他賽車的對手難度更高,因為在直線速度和彎中速度方面你與隊友沒有很大差別,”成風分析說道,

“兩輛賽車的資料都是公開透明的,你沒有任何優勢可以隱藏。你只能盡力保持領先一步,因為你知道自己的資料最終會被隊友參考。反之亦然。”

曾經有一位成風的隊友希望車隊能夠為自己保守資料,但沒能如願,可見隊友之間無法真正隱藏自己的優勢,何況你隔壁的是一位像羅世博這樣勤奮好學的隊友。

羅世博出生於平州,生活在楚州,29歲的他精通數門語言,還練就了騎獨輪車耍球的絕技——平州人承認耍3個球很輕鬆,4個球還不熟練,而5個球需要花時間練習。

羅斯通在2206年羅世博進入一級方程式賽車聯賽時就是他在北極星的比賽工程師,2210年跟隨他一起加盟銀箭,對他了如指掌。

“就教育程度而言,羅世博是我合作過最聰明的車手,而且他很擅長用球雜耍,他經常在車庫裡練習,”羅斯通說道,

“在語言天賦方面,銀箭是一支國際化的車隊,而他可以同平州工程師、錦城工程師用他們各自的母語交談,這真的對他打造自己的團隊帶來很大幫助。”

過去四年,受到陳楚朗的悉心指點和近距離觀察馬龍工作是羅世博成長的關鍵,他尤其從同胞身上學會了如何把自己的工程師們凝聚在一起。

他從不坐在那裡等著效能工程師、系統控制工程師、引擎工程師、輪胎工程師們與自己交流,

而是主動迎上,虛心求教,而且能夠把抽象的技術專業詞彙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吸收。如此勤勉的車手,沒有工程師不喜歡。

2214年複雜的技術和更多的電子系統運用讓每個車手不得不花比過去多很多的時間去學習和掌握,

就連向來不喜歡去工廠的寧威迴歸雷之神後也保持非比賽週一周兩次前往基地報到的頻率。

成風知道“要比過去更好地駕駛賽車”,他可不懶惰,但承認去年羅世博花在與工程師交流的時間比自己更多。

據銀箭內部人士透露,上賽季很多場比賽結束後,羅世博比成風晚半小時到一個小時離開賽道,成風會補上這些時間,但平州人接下來會與工程師交流更久。

當然,成風不會認為隊友會因為使用了額外的時間而佔據優勢,只是他明白哪怕再優秀的車手,面對規則鉅變,需要投入更多時間在“家庭作業”裡。

因此,現在他需要向羅世博學習,就像後者從他的比賽裡吸取經驗一樣。

“上週(天南大獎賽結束後),車隊裡有人對我的圈速做了很多研究,”成風在西漠奪冠後說。

那個週末,成風在排位賽第二節排位賽之前的每個階段都領先隊友,但此後卻被羅世博反超,杆位也被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