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回門 “祖母是在說我嗎?”

新婚後, 裴行知至少有半個月可以不用上朝,可是就在第二日有人在宮門前擊鼓鳴冤,恰好被入宮的裴行知撞個正著, 順路就帶進了皇宮,又是這麼正好, 早朝還未散。

安遠伯之女陳亦瑜當朝狀告鎮撫使趙宜琤徇私枉法,陷害忠良,逼誘良女, 藐視宮規。

崔沅在府內戰戰兢兢等待訊息,即便知道裴行知一定有應對之法, 可她還是害怕有萬一。

銀川就守在宮門口,只要一有結果他就能立刻將訊息送回來。

訊息傳回得還是很快, 未到午時,銀川就趕回來了。

“陳姑娘聲稱自己昨日還在宮內,說了好幾位宮女太監的名字,都一一對得上,只是宮女太監們都矢口否認,說並未見過陳姑娘。”

“陳姑娘因此受了杖刑,卻依舊不改口,說自己在啟祥宮內某處做了記號,只待檢視後方可知,陛下親自派了人同咱們殿下一同去查驗,果真如陳姑娘所說, 那大殿內柱子後頭刻了字。”

“趙世子見勢不對,主動出來請罪,將這事兒認了下來。聖上下旨革了他鎮撫使的職,賞了三十杖, 將其投入刑部大牢裡待查。”

聽銀川說完,崔沅就問,“太子呢?”

趙宜琤能將人弄進宮中去,一定少不了東宮的幫助。

銀川嘆口氣,“趙世子承認是自己送陳亦瑜入宮,買通了外出採買的大太監,將其扮做小太監的模樣送進去的,那大太監咬牙認了,並無一人攀扯東宮。”

崔沅昨夜問過陳亦瑜,為何趙宜琤不將她藏在私宅,而非要讓她入宮,陳亦瑜只說是從前的因果恩怨,並不肯細說。

因為這對大計影響不大,遂她也不好追問。

銀川繼續說著,熙和帝欲將此事交給太子來辦,不料裴行知當著眾朝臣的面,自請查案。

太子三兩句話就將堂上氣氛引到高點。

“大哥新婚,早朝時間不在王府,卻這麼剛好在宮門口遇見擊鼓鳴冤的陳家姑娘,是巧合還是預謀?”

“大哥才任都指揮使不久,不如趙世子在鎮撫司威名大,如今趙世子剛剛被免了職,大哥就急著攬下此案,是否有私心?”

群臣議論,所有壓力都給到裴行知的身上。

榮安侯與程達蠢蠢欲動,想要出列替裴行知說話,卻被他一道眼神制止。

定南伯卻如分不清局勢般跳出來說話,“晉王殿下雖是初出茅廬,可前段時日也辦過不少案子,正是需要磨礪的時候,否則將來如何能獨當一面?太子殿下一國儲君,平日事務已經足夠繁忙,能為陛下和太子分擔,是晉王的榮幸,相信晉王一定會不負所託,盡快將此事完結。”

熙和帝就問了,“你若能在十五日內結案,朕便將此事交於你。”

話都說到這裡,裴行知焉能不應?

聽了定南伯這話,不說裴行知,崔沅都覺得他是不是在替太子一黨給裴行知挖坑的。

她心中怪異之感較之前更甚。

最終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裴行知要在十五日內重新徹查此案,就貪汙兵餉一事得出結論。

可是要知道,從東都到陝州,快馬加鞭往返也要十多日。

時間如此緊迫,裴行知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將陝州守備劉郴找出來。

他還讓銀川帶了句話回來,他這段時間可能都要住在官衙,陪不了她。

崔沅又不是分不清輕重的人,再說了,誰需要他陪?

下朝後,裴行知和燕行一一同走出崇明殿,燕行一揹著手,笑看著他,“大哥,祝你好運。”

裴行知毫不示弱,“那二弟可要做好準備。”

等燕行一走後,定南伯剛跨出門檻來,裴行知睨了他一眼,完全沒有從前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