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彈劾 “太子仁厚,很好。”(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54章 彈劾 “太子仁厚,很好。”
隔日, 不出崔沅所料,禦史中丞章賀上書彈劾戶部尚書盧昊,數了其幾樁罪, 其中就有教子無方,仗勢欺人, 還有搶佔百姓土地據為己有、草菅人命這等重罪。
章賀是皇帝心腹,他自然不會空口說白話,這些事情都是能拿出些證人證物來的。
這才第二日, 章賀反應的這麼快,該不是許久前就有了彈劾盧家的心思?
皇帝最不能容忍這等皇親國戚仗勢欺人, 剝削百姓,當朝就把盧昊數落一頓, 還要下獄待審,盧昊跪在殿上直喊冤枉,臨安王都不敢出言求情,還是太子出列相勸。
“案情尚未查清,盧尚書年歲又大了,恐經不起牢獄之災,請感念盧娘娘伺候皇上多年,一心為君,五弟也孝順有加,定希望陛下善待盧家人,臣認為等事情真相查明再做處置也不晚。”太子言辭懇切, 替盧家想得周到。
熙和帝看向一旁站著不開腔的臨安王,問,“寅兒,你也是這麼想的?”
起初燕行寅不敢說話, 是怕更加激怒氣頭上的皇帝,而現在太子之言將他推在了風雨口,他應該支援皇帝的決定,可這樣肯定會令盧家失望,若是替盧家求情,又不知皇帝會作何想法,不過皇帝向來偏疼他……
眾目睽睽之下,他只能硬著頭皮出列,“回陛下,臣認為盧尚書教子無方是事實不容辯駁,應當嚴厲斥責,可其他事項還有待查證,縱然有罪可牢獄濕寒,請陛下體諒盧尚書年老病弱,禁在家中待審也是一樣。”
他話音落,盧尚書長子就出列跪下高聲道,“陛下,臨安王心善心軟,因此才會替家父求情,可若真如此難給受害百姓交代,未免陛下為難,臣懇求陛下將家父下獄待審,臣相信家父是清白的,朝廷定會還家父一個公道。”
盧陵義正言辭,頗有大義滅親之意。
盧昊老了,也憑著自己皇帝舅兄的身份越來越飄飄然,長子盧陵是個有才能有擔當的,許多時候盧昊也聽這個兒子的話,日後也只能盧陵能撐起盧家,成為臨安王的後盾。
如果不是礙於燕行寅臨安王的身份,盧陵也想罵他一句,這麼輕易就被太子套進去。
朝堂寂靜,他的一席話讓地上跪著的盧昊和忐忑的燕行寅都意識到方才的錯誤。
盧昊趕緊找補,“王爺孝悌良善,見不得臣一個老頭子在牢獄受苦,臣心領了,正如盧禦史所說,臣也相信陛下,相信朝廷會還老臣以清白。”
太子恭敬站在一旁,燕行寅說的都在他預料之中,他這位五弟心思還是淺了些,他對盧陵向來另眼以待,盧家也慶幸有盧陵在。
熙和帝沉默凝視著燕行寅,無言卻似有千斤之重,燕行寅感覺到微屈著的背上一片寒涼,他蜜罐裡泡久了,頭一次感受到帝王如此威壓,可以想象這幾年太子是如何扛過來的。
最後皇帝還是鬆口了,暫且讓盧昊停職,又令刑部與都察院共查強佔土地和草菅人命兩案,盧琛也被禁足盧府半年,每日抄經,修身養性。
朝堂上,當著眾臣的面兒,皇帝久違地誇贊了太子,他說,“太子仁厚,很好。”
短短一句,已足夠叫各黨派細細斟酌。
盧貴妃在後宮得到訊息,又不能立時跑去殿前,只能在宮裡焦急踱步。
方下朝,盧貴妃就讓人把臨安王請了過來。
“可有什麼法子替你舅舅洗清冤屈?”盧家做的那些事情,盧貴妃沒有幾件不知道的,不過她自恃得皇帝寵愛,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想到這麼多年都過來了,會突然被人揭發,“你大表哥怎麼沒一起過來?”
燕行寅有些惱,盧貴妃把盧家看得很重,對盧家子弟更是照顧,能給官職的給官職,能成就好姻緣的就做媒,他氣沖沖道,“母妃怎麼不先擔心擔心兒子?”
“你父皇疼你,這件事情不是你做的,他不會遷怒你的。”
盧貴妃十七歲入宮,十八歲誕下皇子,今年也才三十六歲。在家裡被長輩兄長寵,入宮後被皇帝寵,所以她總將事情想得很簡單。
燕行寅考慮的事情可比她要多得多,“母妃難道沒發現父皇對我們與從前不同了嗎?”
雖然變化很微妙,但他就是感受到了。
盧貴妃還疑惑,“哪裡?陛下來允和宮時一切如常呢,他斥責你了?”
燕行寅猶疑,也不能說斥責,就是在考校他功課時,拿兄友弟恭來提點他。兄弟睦,孝在中,當時皇帝說這句話時,手重重搭在他肩上,還有一聲嘆息。
將這些說給盧貴妃聽,盧貴妃卻不以為意,“陛下教導,你聽著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