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驚無險

“久仰蘇某與道長初次相見, 何來久仰一說?”

蘇珏那安之若素的樣子,彷彿是在與故人敘舊。

承文將軍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他轉過話頭問道:“敢問玉華公子從何而來”

“我既在雍州。”

“所為何事”

“遊山玩水。”

“意欲何往”

“隨遇而安。”

“隨行何人”

“一位小友。”

知道從蘇珏嘴裡問不出什麼, 承文將軍不再言語, 只是定定地看著他, 兩個人就這麼直視對方。

片刻後,承文將軍輕笑一聲, “今日相見也是有緣, 不如讓承文替公子安排軟臥高塌, 以解困乏。”

“方道長是打算一直困著蘇某嗎?”

蘇珏臉上掛著和煦的笑,第一次與這位背叛了十二樓的承文將軍相見, 他比他想象中還要仙風道骨, 也更年輕。

民間傳言,承文將軍得沐聖恩,一步登天,貧苦百姓若想安身, 只需虔心叩拜即可。

漢武帝時出了苦饑寒,逐金丸的典故。

而眼前這位承文將軍也不外如是。

“方承文, 得聖恩;苦黔首, 賴活命。”

聽出蘇珏話裡的諷刺之意, 承文將軍表情不變, “承文只想助公子直上青雲。”

“恕蘇某無福消受。”

“也罷, 就請公子好好在牢裡待上一段時間。”

“對了,那位小友怕是有些餓了, 公子不如陪他一同進一些。”

承文將軍說這話時臉上帶著莫名的笑意,蘇珏皺起眉頭思考起他的下一步動作。

笑裡藏刀, 非奸即盜。

倒不是蘇珏心思狹窄,看不得旁人圖謀前途,他只是看不得背叛。

若承文將軍只求富貴也就罷了,他怕的是恩將仇報,反咬一口。

就在二人相互之時,門外有侍從端著一個託盤緩步而來,一塊黑布蓋住了整個託盤,一直垂下來。

然而隨著侍從端著託盤越走越近,一股惡臭充斥整個牢房,越來越臭,令人作嘔。

承文將軍看著面色不改,實則早就掩住了口鼻。

一雙眼睛來回轉動觀察著蘇珏的反應。

味道越來越大,蘇珏也忍不住掩鼻,小蘇元扒著另一間牢房的門,又做野獸狀的防備。

是那股熟悉的惡臭,也是小蘇元兒時吃過最多的食物。

看到小蘇元的反應,蘇珏突然想起小蘇元的身世。

他腦子裡浮現出毛骨悚然、令人作嘔的那一幕。

而現在,同樣的惡臭出現在這裡,莫非,承文將軍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