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交換(第1/4頁)
章節報錯
時空交換
燕草如碧絲, 秦桑低綠枝。
那日在江上釣魚,他們收獲頗豐,蘇珏回去時給那孩子取了個名字,就隨他姓蘇, 單名一個元字。
取一元複始, 永珍更新之意, 旨在他將重獲新生。
並且經過和鄭剛的一番交談,蘇珏知曉了山裡的這些兄弟基本都是當年北燕王位浮沉下的可憐人。
剩下的, 也都是被逼無奈的普通百姓, 沒法子才上山來討個活路的。
據鄭剛所說, 他早年間是個屠戶,日子雖算不上富足, 但也是小有餘錢。
可好景不長, 北燕動亂,他被抓了壯丁,家裡錢糧也充了軍費,他在軍隊一呆就是三年, 敵人殺了不少,按理說等回朝時高低能得個小官做做。
奈何他沒那個好運氣, 被人, 還讓人發配到邊塞服苦役。
邊塞苦寒, 他人微言輕, 吃了不知多少苦, 和他一樣的,還有許多人。
數九寒天, 得了寒症也無人看顧,說到底就是等死。
若不是先生救下他們, 他們早就埋骨邊塞了。
後來,他們逃了苦役,又上了山,做了逍遙自在的守山人。
因為先生的照拂,這山上來了越來越多的悽苦之人,他們一同守著這山,偶爾出去替先生做事,沒有不真心拜服先生。
聽完鄭剛的述說,蘇珏心裡沉甸甸地壓著一塊大石頭。
王朝還算安穩時尚有苦命人,若是生逢亂世,只會是更加難過。
“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踟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臨回去時,蘇珏對著江面吟了此詩,沈爺默默地鋪好筆墨記下他方才所說。
鄭剛大約也是聽懂了,看向蘇珏的眼神越發崇拜。
山裡日子一日一日的過著,蘇珏又心血來潮地替他們所在的山巒起了個名字。
浮玉山。
鄭剛等人欣然接受,立馬去刻了個浮玉山的木匾,興致勃勃地掛了起來。
今晨,鄭剛讓人煮了餛飩,蘇元顯然是喜歡的。
因著蘇珏連日來的調教,他已經不再搶食,給多少,吃多少。
至於蘇珏怎麼看出來蘇元喜歡餛飩的,那是因為他吃完下意識又看了蘇珏一眼。
十分簡單的動作,蘇珏瞭然一笑,讓沈爺又給蘇元加了小半碗。
貪多無益,蘇珏向來是極有分寸的。
吃過早飯,蘇珏打算讓沈爺帶著蘇元去後山歷練。
山裡寒冷難耐冬天漸漸過去,如今已是開春,融雪早化。
梅花開得漸漸少了,只是幾日的功夫,從迎春花到桃花,浮玉山之上也熱鬧了起來。
不過蘇元總靜靜的跟在蘇珏身後,再多熱鬧,也未曾看進眼底。